【
智慧城市網 時事聚焦】9月16日12時左右,今年第13號臺風“貝碧嘉”登陸江蘇,其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13級,我省蘇州、無錫、常州等多個地市先后出現強降水和大風天氣,造成電力中斷、道路損毀,給通信保障帶來極大挑戰。江蘇信息通信行業第一時間組織調集相關人員、物資和應急設備,全力做好抗擊臺風“貝碧嘉”通信保障工作,全力守護信息通信的“生命線”。全行業未發生光纜中斷,未發生鄉鎮級通信全阻,未發生安全生產事故,我省信息通信基礎設施的安全韌性良好。
提高站位,完善工作機制
省通信管理局要求各基礎電信企業充分認識強臺風對通信行業和我省經濟社會的影響,堅決貫徹工業和信息化部及省委省政府防臺工作部署,確保“生命線、保障線、指揮線”通信暢通。成立由局主要領導任組長,局分管領導、各基礎電信企業分管副總經理任副組長的臺風應急通信工作領導小組。切實做到領導掛帥,責任到人。與省、市相關部門加強保障需求對接,建立工作協同、資源共享、人員互補、上下聯動、政企協作的應急通信保障工作機制。
未雨綢繆,加強隱患排查
臺風來臨前夕,局黨組書記、局長許繼金到基礎電信企業省公司網管中心檢查指導,局領導班子成員分赴沿海、沿江多個地市開展現場督導檢查,對通信機房、基站、物資儲備倉庫等安全防范準備情況進行重點抽查。組織全行業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將架空線路、地勢低洼機房和配電房、防雷接地、通信設備等作為排查重點,發現隱患立即整改。全行業累計排除風險隱患689項,加固通信設施517處。
優化配置,統籌調配資源
省通信管理局指導各基礎電信企業整合全省應急人員和應急物資,編組應急保障隊伍,優化人員物資調度流程,檢查調測應急保障裝備,緊急馳援受災較重地區。全行業累計調撥出動保障人員13033人次、保障車輛7315輛次、發電油機4595臺次、衛星電話124部。行業還預留
無人機5架,在易澇地區儲備了救生衣、沖鋒舟、水泵、
應急燈等應急物資,隨時接受緊急救援調度指令。
9月16日上午,江蘇電信緊急馳援蘇州Ka高通量衛星便攜站并現場開通,確保完成集團應急通信保障“410”(應急通信力量4小時內到達災害現場,10小時內受災人員基本通信需求得到有效保障)工作目標。
9月16日,江蘇鐵塔公司迅速組織蘇北7個地市保障力量共計195人,應急車輛105輛、發電油機148臺連夜支援蘇州、無錫等受災較重地市。
在線監測,強化值班值守
省通信管理局和各基礎電信企業嚴格執行領導帶班和7×24小時值班值守,堅持做好“一日三報”和汛期零日報制度,上下暢通,隨時準備應對突發情況。強化江蘇省通信行業應急通信指揮平臺監測功能,及時建立蘇州、無錫等主城區保障任務,分析退服基站情況和網絡劣化趨勢,支撐防臺通信保障工作。認真做好網絡運行情況監測,重要通信網絡設施實施“雙路由、雙節點、雙電源”冗余保護,保障通信網絡運行安全。
江蘇移動落實7×24小時值班值守和領導帶班制度,領導靠前指揮、到崗到位,各級干部下沉一線。針對臺風過境造成大面積供電故障,科學組織,統籌調配搶修資源,從全省調度300余發電油機,10余輛發電車支援蘇州、無錫、常州等地區,確保重要節點供電正常,已累計出動保障人員2433人次、保障車輛1024輛次、發電油機672臺次。
目前我省仍處于汛期,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臺風等災害天氣隨時可能發生,通信保障工作須臾不能松懈,省通信管理局將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省委省政府部署,帶領行業做好受損通信設施搶修和受災地區恢復重建等工作。同時,嚴格值班值守,加強網絡運行監測和巡查巡防,落實各項應對準備,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社會穩定貢獻行業力量。
我要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