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企業關注】近年來,濟寧市微山縣以高效循環技術創新為支撐,積極推進漁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生態漁業、設施漁業,充分利用傳感、通信、控制等現代信息技術,累計投資1.2億,高標準建成6個智慧漁業車間,引進浙江大學劉鷹教授研發的智能
機器人管理系統,創新實施“三化”管理模式,引領漁業提質增效,全面提升漁業養殖的信息化水平。
工廠化精準養殖
微山縣集成智能傳感、物聯網、
大數據、人工智能和 5G 等技術,采取自動增溫系統、自動過濾系統、生物膜系統、二氧化碳脫氣系統、紫外殺菌系統、增氧系統、水質在線監測系統等完善的工廠化養殖工藝,實現養殖系統在線監測、養殖設備智能控制和生態友好的精準養殖技術,將現代企業管理理念融入農業管理,提高農業生產的規模化、標準化、組織化水平,生產更優質的安全水產品。以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技術為中心,通過技術擴散、典型示范、教育培訓等途徑帶動全縣及周邊地區農民加快轉變觀念,加速漁業現代化進程。輻射帶動養殖面積2萬畝,帶動漁業養殖戶12000人,為漁業科技跨越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信息支撐,向智慧漁業發展更進一步。
集約化設備管控
微山縣通過物聯網技術,結合養殖系統生產情況,搭建數字化管理平臺,通過與養殖車間集約化管控中心進行數據通訊,實時在線監測養殖車間系統設備運行情況,智能準確分析設備故障原因,及時發現問題、排除問題,保障系統正常運行。同時設備集約化管控中心和現場控制系統間均具有低耦合性特點,可保證在遠程管理平臺或上位機出現故障(斷網、宕機等)情況下,養殖系統仍能夠正常運轉,具備較好的穩定性、安全性。
一體化在線管理
微山縣通過綠色管理平臺進行人員管理、權限管理、生產物資管理、養殖管理、視頻監控管理,實現養殖生產數字化,方便人員管理和養殖車間生產管理,提升工作效率。依托養殖數據管理功能,實現養殖數據存儲與分析,為生產決策提供數據基礎,使生產有據可依。利用智慧漁業大數據平臺,可以實時監測養殖生產過程環境、生物、生長狀態等數據,包括不同時期水質參數、氣象參數、投喂品種類和數量,對養殖環境進行智能預測和判別,對養殖機械實現自動化控制,減少增氧機械的無效運行,提高了養殖密度,土地產出率較傳統池塘養殖提高25倍,較傳統流水養殖提高3.8倍,節省人力50%。
我要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