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市場分析】近日,
機器人行業最熱門的話題要數2024年世界機器人大會了!
8月21日,備受矚目的2024年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開幕。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辛國斌在大會開幕式上表示,我國機器人產業已經成為全球機器人產業的重要力量,已連續11年成為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近三年新增裝機量占全球一半以上。
當下,我國機器人產業正處于人形機器人邁入商業化節點、工業機器人沖擊高端的關鍵時期。而人形機器人作為機器人賽道的焦點,自然受到更多關注,據悉,在本屆世界機器人大會上,有27款人形機器人亮相,創歷屆之最。
如,作為“人形機器人第一股”的優必選,此次“帶領”Walker S、Walker S Lite等“人形機器人天團”齊刷刷亮相本屆世界機器人大會。與此同時,優必選還首次公開展示了其“人形機器人工業場景解決方案”。
今年以來,國內外陸續有人形機器人選擇“進廠打工”,尤其是汽車工廠。優必選工業版人形機器人Walker S Lite已經在多家車廠進行實訓;國地中心打造的人形機器人進入上海電氣和上海延鋒汽車兩個工業場景“實習”;8月6日消息,Figure AI發布第二代人形機器人Figure 02進入寶馬工廠......可以看出,人形機器人在工業領域應用加速落地。
我國高度重視人形機器人的發展,企業及政府積極搶抓產業風口。2024年8月份,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發布關于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的三年行動計劃。
8月22日,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孔磊發布《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全球一流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新城行動計劃(2024—2026年)》。提出,到2026年底,推動十個以上互動服務典型應用場景全覆蓋,聚集百家以上創新型企業,匯聚千人以上高端人才,形成萬臺級具身智能機器人量產規模能力;到2030年,打造“全鏈布局、全棧自主、全景賦能”的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生態集群,形成中國具身智能機器人戰略支撐地、技術策源地、應用示范地和產業主陣地。
8月15日,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正式發布《成都市機器人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簡稱《行動計劃》)。明確指出,力爭到2026年,全市機器人產業創新能力顯著提升,打造100款機器人新品、聚集100家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打造100個標桿示范場景,全產業鏈規模突破600億元,建成全國人形機器人研發制造增長極和示范應用新高地。《行動計劃》的出臺,也為成都加快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創造了新的契機。
未來,人形機器人的應用將越來越普及,市場需求也將進一步提升。但就目前而言,人形機器人大規模量產仍需要解決降低產品成本、突破核心零部件技術等關鍵性問題。
我要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