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城市在線】近日,煙臺市首次實現企業數據要素價值化全鏈條管理,成功完成數據資產融資授信及場內數據流通交易戰略合作簽約。
此次數據資產入表評估及融資授信,是在煙臺市大數據局指導下,由煙臺智慧城市大數據研究院和煙臺市大數據發展集團共同聯合多家單位企業,完成了對煙臺公交集團兩類數據資產的入表、評估、融資授信,包含數據盤點、合規確權、資產登記、質量評價、資源入表、資產評估、資產授信等工作。
公交出行數據不僅能貸款還能交易了
5月31日,煙臺公交集團分別與齊魯銀行煙臺分行完成“數信貸”協議簽約、與煙臺市大數據發展集團完成場內數據流通交易戰略合作協議簽約,標志著煙臺市首次實現企業數據要素從登記確權、價值評估到資產入表、融資授信、流通交易的全鏈條管理,數據要素價值化工作開啟了新的篇章。
“今天兩份協議的簽署,可以說含‘數’量十足,含‘金’量十足,含‘新’量十足。”煙臺市大數據局相關負責人王曉光表示,“說明煙臺公交集團的出行數據作為一種數據資產,不僅能貸款,還能交易了,數據要素能更好地賦能城市出行服務了。”
王曉光說,目前已經改造了5輛公交車,結合公交運行數據和信號燈數據,通過車體尾部屏顯,及時提醒公交車后的車輛和行人,便利了市民出行,將來還將提供更多更直觀溫馨便民的服務。
經過科學、嚴謹的測算評估,截至4月30日,煙臺公交集團兩類數據資產入表金額178多萬元,涉及評估數據約189.3億條,數據質量得分98.48分,資產評估價值3300萬元,獲得齊魯銀行煙臺分行授信1500萬元,邁出了數據資源化走向數據資產化里程碑式的關鍵一步。
煙臺積極探索數據要素新市場
據悉,這已經是煙臺市第二筆數據資產獲得融資授信服務。之前,智慧港城(煙臺)數字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地下管線數據,數據資產價值評估894多萬元,獲得光大銀行煙臺分行融資授信300萬元。
數據已經成為土地、資本、勞動力、技術之后的第五大生產要素。國家數據局成立以來,聯合17部門印發了《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對激活數據要素潛能、形成新質生產力、賦能經濟社會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財政部也出臺相關文件,對企業數據資產入表、數據資產管理做出了明確規范,全國各地都在如火如荼地開展數據資產化探索,搶占數據要素新市場、搶抓數字經濟新機遇。
煙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數據資產化工作,主要領導多次批示“要加快推動煙臺市數據資源向資產轉化,研究制定煙臺市數據資產化和數據資產入表試點工作方案,發揮國企示范帶動作用,推動數據資產化、數據流通交易等在全國先試先行”。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數字強市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了《煙臺市數據資產化和數據資產入表試點工作方案》,選取了煙臺公交集團、智慧港城(煙臺)數字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兩家國有企業開展企業數據資產管理試點,目前兩個試點任務都圓滿完成。
煙臺將建公共數據授權運營平臺
在剛剛過去的5月24日,煙臺市的“鎮街綜合數據平臺”典型經驗做法成功入選全國首批20個“數據要素×”典型案例;眼下,煙臺公交集團數據資產入表評估項目又成功實施,標志著煙臺“數據要素價值化”工作開啟了一個新的篇章,為數據賦能城市發展、數字經濟建設探索出了新路徑和新模式。
王曉光說,下一步煙臺市大數據局將加大數據生態體系的建設,一方面圍繞企業數據資產入表、評估、融資授信等工作,全力推進煙臺市數據資產化工作邁上新臺階;另一方面將積極建設煙臺市公共數據授權運營平臺,發揮數據要素的疊加倍增效應,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實現數據資源與城市交通、文化旅游、數字經濟等多領域深度融合,為煙臺乃至全省、全國的數字經濟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目前,仍有許多企業對數據資產管理的理解不深、政策不明、研究不透、入表無門,存在“心中有數”卻“手中無數”“手中有數”卻“表里無數”的問題。”王曉光說,為了推進這項工作,煙臺市大數據局計劃從6月份開始,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聯合財政、國資等部門,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分期分批組織200多家企業、600余名信息化及財務工作人員,免費開展企業數據資產入表及數據流通交易系列培訓活動。
下半年,煙臺還將承辦國家數據局“數據要素×”大賽山東分賽市級選拔賽,面向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高校等設置工業制造、現代農業、商貿流通等12個“數據要素×”國家賽道,以及教育創新、數字機關 2 個山東省特色賽道,廣泛征集典型案例,評選優秀案例和創意性解決方案,把更多場景“拿出來”,讓更多主體“動起來”,讓更多數據“活起來”,以賽促用,在“數據賦能”中“乘數而上”,推動“數據要素×”國家行動在煙臺市取得更多更好的應用成果。
我要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