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媒體導讀】當德勤咨詢公司負責人Tim Potter調查當前的企業軟件和服務格局時,他看到了IT組織在促進創新和快速增長方面的潛力。
他表示,“企業正在不斷尋求軟件和技術解決方案,以改善服務,提供更有吸引力的產品,簡化內部流程,并提高生產力。新的技術進步正在不斷被引入,以幫助滿足企業的需求。不過,與此同時,在支持業務的同時保護企業數據,將繼續成為CIO們面臨的挑戰。因此,IT領導者將繼續尋求軟件和服務,以便能夠管理這種日益增加的復雜性。”
為了幫助IT領導者充分利用今天出現的新趨勢,我們總結了企業IT軟件和服務市場的最新趨勢。
人工智能瞄準了企業
普華永道美國創新主管Michael Shehab表示,從前端轉型至新的市場進入戰略和業務模式,人工智能將重塑企業。他建議IT領導者檢查他們當前的運營,以確定可以用人工智能解決的問題,這樣做需要在整個企業中增加新的技能,以確保團隊能夠成功部署人工智能系統,并設計與新戰略完全兼容的軟件和數據環境。
Shehab指出,企業已經在人工智能領域進行了大量投資。根據普華永道的研究,到2030年,人工智能有可能為全球經濟增長貢獻15.7萬億美元。他表示,“隨著人工智能驅動的新工具和解決方案(如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涌入,如今大多數企業組織都希望獲得先進的技術,以改變他們公司的業務方式。”
ChatGPT抓住了企業的想象力
Tabnine公司正在開發人工智能代碼編寫技術,其生態系統副總裁Brandon Jung表示,鑒于ChatGPT自推出以來所經歷的病毒式傳播,生成式人工智能目前已成為許多人關注的焦點。關于它的未來應用、潛力,及其對人工智能的未來意味著什么,存在很多議論,其中有些是準確的,有些是錯誤的。
對話式AI工具的潛在企業應用價值是巨大的,企業正在探索生成式AI的可能性,盡管很謹慎。Jung表示,“內容越結構化,這些工具的表現就越好。編碼就是結構化語言的一個例子,市場機遇極大。此外,客服聊天機器人也在迅速改進。我們還將在基本的人力資源模板、法律文件、新聞報道、使用說明書等方面看到應用。算法的創造力目前受到訓練數據集狀態有限的限制。雖然人工智能輸出可能是獨一無二的,但它可能會遵循底層訓練數據的風格、詞匯選擇和結構。短時間內,它可能無法獲得太大的突破。”
邊緣計算到來
安永技術、媒體和電信業務主管Ken Englund表示,邊緣經濟是今年企業服務市場最重要的趨勢之一。
隨著物聯網的擴展,企業發現自己正在處理越來越多的數據。Englund指出,“將這些數據來回傳輸到大型企業云平臺進行處理非常昂貴且耗時。因此,企業需要實現邊緣智能化。”
Englund建議CIO考慮投資邊緣生態系統,因為它們有能力簡化流程并改善客戶體驗。他補充道,“對于供應商來說,利用邊緣生態系統探索顛覆現有商業模式的機會是很重要的,即使這會讓他們與自己的傳統業務競爭。邊緣生態系統為客戶提供的好處是值得投資的。”
專用無線網絡正在興起
研究分析公司AvidThink的創始人Roy Chua認為,專用無線的采用正在加速,為企業提供了越來越具吸引力和可行的通信選擇。他表示,“最近的技術進步,對5G好處的認識不斷提高,以及更開放的政府頻譜政策,都增加了專用移動網絡的采用。”
專用無線網絡提供低延遲和高吞吐量。該技術還允許企業快速添加新服務,同時響應數據流量的增長。Chua介紹稱,“變革性的用例包括工業4.0、智能農業、校園自動化、智慧城市、自主機器人和遠程醫療。”
研究公司Analysys Mason估計,到2026年,將有超過2萬個專用無線網絡(包括LTE和5G),未來四年,企業將在這些網絡上投入超過50億美元。創新的CIO看到了私有5G的前景,并希望走在前面,以確保早期學習和理解專用5G創新如何推動業務價值。
他解釋稱,“他們從一個創新實驗室或啟動網絡開始,其中包含幾個5G基站和5G接入設備——手機、平板電腦、5G調制解調器和路由器,以連接工業設備。專用無線網絡可以在短短幾周內推出,但重要的是要找到一家在共享頻譜技術、網絡部署、解決方案集成和24/7網絡監控和支持方面具有專長的服務提供商。”
數字化轉型進入2.0階段
全球技術研究和咨詢公司ISG的合伙人Shafqat Azim表示,CIO處理數字化轉型項目的方式正在發生巨大變化。他指出,隨著CIO尋求推動現實世界的業務價值,轉型計劃正受到更嚴格的審查。
Azim預測,企業將繼續遠離不包含任何變革元素的以事務SLA為中心的服務項目。數字化轉型將嵌入運行-運營服務交付模式,從大型轉型項目的思維模式轉變為持續轉型的思維模式。
Azim建議CIO開始從價值實現和網絡風險管理的角度來看待數字現代化投資,同時關注傳統的成本優化。
無密碼認證走向黃金時代
開源身份和訪問管理技術公司ForgeRock的CIO David Burden表示,世界已經超越了一個簡單的密碼就能提供足夠保護的時代。
在FIDO2標準的推動下,向無密碼身份驗證的轉變正在獲得動力。這是企業軟件公司目前最大的趨勢。包括蘋果、微軟和谷歌在內的業內最大的公司都幫助擴展了FIDO2標準,宣布了在多個設備、瀏覽器和平臺上實現無密碼認證的計劃。Gartner公司預測,到2025年,超過50%的勞動力和超過20%的客戶認證交易將是無密碼的,這比目前還不到10%的數字有了很大的增長。
無密碼身份驗證還有望顯著增強客戶體驗。Burden解釋稱,“通過廣泛的企業身份驗證過程,用戶無需輸入密碼就可以登錄在線帳戶。這消除了忘記密碼的擔憂,也免去了密碼恢復的繁重任務。”
無密碼身份驗證還節省時間。Burden補充道,“它保護了最常用和最脆弱的企業資源,同時還提供了出色的用戶體驗,提高了員工的生產力。總體而言,FIDO2有潛力提高在線訪問的安全性和易用性,同時大大降低網絡*分子竊取憑證的風險。”
云原生平臺的選擇
數字化轉型公司LTIMindtree的CIO Rajesh Kumar預測了云原生平臺的光明前景,云原生平臺是一種利用云交付模型提供的分布式計算能力構建和運行應用程序的方式。
他解釋道,“云原生應用程序的設計和構建是為了利用云的規模、彈性和靈活性,這種方法能夠使采用者通過平臺配置來實現,而無需大量的自定義開發。任何擴展和定制都是通過與平臺集成在外部構建的。”
Kumar表示,運行在云托管平臺上的無服務器應用程序與傳統的企業軟件部署不同,在傳統的企業軟件部署中,軟件部署在托管在云上或本地的服務器基礎設施上。這一趨勢將擴展到使用低代碼平臺開發終端用戶應用程序。
基于從頭開始構建的需求開發系統的概念已經過時了。Kumar解釋稱,“現在的方法是選擇正確的平臺,規劃配置或開發項目,而不必擔心部署計劃或可伸縮性架構。隨著廣泛可用的API和平臺驅動解決方案的出現,CIO現在可以專注于推動業務成果的創新,而不是被基礎設施、托管、網絡和可伸縮性問題等主題所困擾。”
Kumar觀察到,像微軟、亞馬遜和谷歌這樣的超大規模公司在這個領域占有重要地位,因為他們擁有托管大型平臺所需的能力,同時提供巨大的可擴展性。他指出,二級市場參與者包括云原生平臺提供商,如Salesforce和ServiceNow。
我要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