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一道AV无码中文字幕,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小说,国产a√精品区二区三区四区,国产精品人人妻人色五月

安防-資訊

智慧城市網 > 資訊 > 行業標準 > 正文

事關你的“小電驢”!新國標今年9月1日實施

2025-01-20 10:10:48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 點擊量:28856
  【智慧城市網 行業標準】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行動部署,提升電動自行車產品本質安全水平,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會同公安部、應急管理部、國家消防救援局組織修訂的強制性國家標準《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GB 17761—2024,以下簡稱《技術規范》),已于2024年12月31日正式發布,將于2025年9月1日實施,舊版標準(GB 17761—2018)將被替代。
 
  本次發布的新標準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修改和完善:
 
  ■ 一是強化了非金屬材料防火阻燃要求,針對彈性軟墊材料、紡織品、皮革、電氣回路導線等不同類別非金屬部件分別規定了防火阻燃指標。
 
  ■ 二是明確了電動自行車使用塑料的總質量不應超過整車質量的5.5%。
 
  ■三是增加了電動機低速運行轉矩、空載反電動勢、電感值差異系數的要求。
 
  ■ 四是完善了電池組、控制器、限速器的防篡改要求,增加了6類防篡改檢查方法示例。
 
  ■ 五是提升了制動性能要求,減小了車輛最大制動距離。
 
  ■ 六是將使用鉛酸蓄電池的電動自行車整車質量上限由55kg提升到63 kg。
 
  ■ 七是新增了企業質量保證能力和產品一致性要求,明確了生產企業應具有與電動自行車整車產能相匹配的整車及車架等主要零部件的生產能力、檢測能力和質量控制能力。
 
  ■ 八是要求電動自行車具備北斗定位,通信與動態安全監測功能,其中對于除城市物流、商業租賃等經營性用途之外的電動自行車,在銷售時可由消費者選擇是否保留北斗定位模塊。
 
  ■ 九是不再強制要求所有車型均安裝腳踏騎行裝置,改為由生產企業根據車型的實際需要設計和安裝。
 
  ■ 十是明確了電動自行車鼓勵安裝后視鏡。
 
  ■ 十一是要求生產企業明確電動自行車的建議使用年限,并在銘牌、產品合格證上進行標注。
 
  新標準實施后,將產生以下五方面積極效果:
 
  ● 一是降低火災事故隱患和危害。通過減少塑料件使用,以及強化非金屬材料的防火阻燃性能要求,能夠起到延緩火災蔓延速度、降低燃燒強度以及減少火災發生時有毒氣體釋放量的效果。
 
  ● 二是減少交通事故風險。通過嚴格限制電動機最高轉速等關鍵參數,確保車輛無法超速行駛;縮短車輛制動距離,降低碰撞事故發生風險;鼓勵安裝后視鏡,提高車輛行駛安全性。
 
  ● 三是有效防范非法改裝。通過完善防篡改技術指標和檢測方法,增加互認協同功能,落實“一車一池一充一碼”,從技術上大幅提高非法改裝門檻,有利于逐步減少乃至杜絕改裝行為。
 
  ● 四是提升車輛整體安全性能。通過增加北斗定位、通信與動態安全監測功能,方便消費者實時了解電動自行車關鍵安全信息,一旦發生車輛被盜、蓄電池溫度異常或電壓過高等情況,可借助通信模塊第一時間提醒消費者及時處置,從而增強車輛的主動安全性能。此外,還通過在銘牌、產品合格證上明確標注建議使用年限,提醒消費者及時淘汰超期服役產品。
 
  ● 五是更好滿足消費者日常使用需求。通過放寬鉛蓄電池車型重量限值,為消費者提供性價比更高、續航里程更長、使用體驗更好的產品;不再強制安裝腳踏騎行裝置,提升產品的實用性,節約生產成本,也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車型選擇空間。
 
  本標準在修訂過程中,廣泛征求了廣大消費者、生產銷售企業、行業協會、檢測認證機構、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等方面的意見建議并加以認真吸收采納,從而在各相關方的關切和訴求之間盡可能取得了協調和平衡。新標準發布后,廣大電動自行車生產企業要按照標準要求,盡快設計新產品并進行工藝、設備的升級,早日推出符合新標準的車型。
 
  考慮電動自行車企業開展產品設計生產并完成檢測和認證需要一定的時間周期,故新標準設置了8個月的生產過渡期:在2025年8月31日及之前,企業既可以按照舊標準生產,也可以按照新標準生產;2025年9月1日以后,所有新生產的電動自行車都必須符合新標準要求。同時,為便于符合舊標準的電動自行車充分消化,避免社會資源浪費,新標準額外給予2025年8月31日及之前按照舊標準生產的車輛3個月的銷售過渡期,允許銷售至2025年11月30日;2025年12月1日之后,所有銷售的電動自行車產品均必須符合新標準規定。需要特別強調的是,消費者已經購買的不符合新標準的車輛不會被強制淘汰,可由各地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借助以舊換新等政策加速更新換代。
 
  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落實好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行動部署,強化電動自行車行業管理,加大新標準的宣貫力度,指導各地生產企業盡快吃透新標準要求,進一步提高產品本質安全水平,加快行業高質量發展步伐。

聲明:凡來源標明“智慧城市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所有未標明來源為“智慧城市網”的轉載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智慧城市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在內容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我要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您還可以輸入200個字符)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


資訊視頻會議協會

咨詢中心

服務咨詢QQ交談

在線客服QQ交談

媒體合作QQ交談

展會合作QQ交談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