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企業關注】近年來,由OpenAI引領的大型語言模型(LLM)技術浪潮席卷全球,引發人工智能領域的深刻變革。以ChatGPT為代表的大模型異軍突起,離不開海量訓練數據、人工標注指令微調以及基于人工反饋的強化學習。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印發《關于促進數據標注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明確提出要依托行業組織、院校、社會培訓評價組織等開展數據標注相關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支持分層次建設數據標注人才庫,強化產業人才支撐。高質量、高精度的數據標注為人工智能算法模型賦予高效理解和決策能力,是解鎖“人工智能+”賦能新質生產力躍遷的關鍵鑰匙,而高素質的數據標注人才正是夯實數據標注質量基礎,發揮人工智能高質量賦能作用的關鍵支撐力量。
01
加快人才培育引進工作
當前數據標注行業呈現出一般性初級人員占比過高,專業性、技術性人才短缺嚴重,人才結構已經無法滿足數據產業的爆發式增長需求,面對這一挑戰,應加強標注行業人才隊伍建設。支持與高校合作開設相關課程并提供實習機會,培養提升人才素質;強化行業培訓與繼續教育,推進國家職業標準與培訓認證,促進人才隊伍整體由勞動密集型轉向知識密集型;加快多元化創新人才引進,留住用好高層次人才,形成國際交流與人才合作長效機制;呼吁政策支持與資金投入,創建人才信息庫,匯聚各類高端人才和智力資源,打造專業化的交流平臺,實現供需有效對接,為百萬大中專院校畢業生創造就業崗位。
02
完善職業標準開發機制
數據標注產業作為數據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需建立統一、規范、實用的數據標注職業國家標準規范,構建一套科學的職業技能等級體系,確保人才的專業性和適用性,夯實數據標注人才培養的基礎,滿足數據標注質量和技能的多樣化、差異化需求。2022年9月審定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22年版)》已經收錄了“人工智能訓練師S”職業和“數據標注員”工種,其原有的職業定義、主要工作任務等已經無法適應目前行業發展的要求,需加快制(修)定數據標注、數據分析等相關國家職業標準,通過考培等方式提升職業技能,提高社會的認可度。
基于標準化的國家職業分類體系,構建分行業、分領域、分區域的多層次的職業培訓模式,舉辦形式多樣的行業技術技能競賽活動,激勵其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全面提升標注服務的規范性和可操作性。強化政產學研用的協同與融合,在“數據標注實踐項目、繼續教育和公共實訓基地建設”領域通力協作,大力鼓勵行業聯盟、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共建長期合作機制,增強基礎理論與技能實踐的有效銜接,推動數據標注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03
探索職業發展新路徑
因地制宜推進數據標注人才隊伍梯度化結構體系,落實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考核機制,實現數據標注領域職業資格與職業技能等級銜接互認,打破晉升阻礙,全面暢通人才發展通道,確保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相匹配,繁榮數據標注產業生態。
針對不同行業領域、不同階段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和產業結構稟賦特征,為數據標注人才成長繪制精準化、專業化職業發展“路徑圖”,比如一線城市重點推進“高精尖”復雜場景的標注人才實踐與培養,強化跨領域跨學科數據理解和融合能力;二三線城市及數字產業集群區域著重培養技能型、應用型數據標注人才;偏遠及欠發達地區可通過線上培訓與基礎標注技能普及,挖掘潛在數據標注勞動力,擴充后備人才力量。
總結: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蓬勃發展,《實施意見》的發布將有利于加快破解目前人才隊伍建設難題,助力數據標注產業實現從“小作坊”、“計件工”向規模化、高端化轉型,引領產業形成規模經濟效應。通過部署好人才引培和職業標準制定,打造一支結構合理、創新創造、素質過硬的數據標注人才隊伍,為產業發展輸送源源不斷的人才,立足優化產業服務,繁榮生態發展,賦能關鍵領域,完善安全保障,為我國在數字經濟領域的核心競爭力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我要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