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市場分析】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特別是工業廢水對環境的影響更是不容忽視。印染行業作為傳統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產生的廢水不僅量大,而且成分復雜,處理難度非常高。
然而在科技部的幫助下,分離膜與膜過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傳來好消息,印染行業廢水處理項目實現了產業化,每年能夠處理印染廢水近百萬噸,實現回收再利用。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產生的印染廢水量高達數十億噸,其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質,如染料、助劑等。這些廢水如果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將嚴重污染水體,影響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因此,印染廢水的處理一直是環保領域的重點和難點。
面對嚴峻的環保形勢,科技創新成為解決印染廢水問題的關鍵。
印染廢水含鹽量高,鹽離子的直徑不到0.2納米,要想過濾這種物質,關鍵就是“膜”。實驗室用時5年,研發出一個新技術,可以在反滲透膜上,加蓋一個涂層,使膜的過濾孔徑,達到納米級別,可實驗室階段,都是10平方厘米的小面積,涂層方便涂勻。
不過,要想走向市場,膜的面積就要增加,需要借助專門的紅外設備,才能均勻涂抹涂層,但全國只有3臺這款設備。依托天津和科技部的省部共建機制,科技部幫助實驗室,從浙江協調了這臺納米
紅外光譜儀器,市科技局則從天津化工研究設計院等科研院所,為團隊請來了專業的操作專家,加速項目落地。
項目團隊將技術推廣至百余家印染企業,應用規模從2000噸/天到30000噸/天不等,有效解決企業環保難題,助力企業節水減排與資源回收。可以說,這一成果不僅為印染行業提供了有效的環保解決方案,也為其他工業廢水處理領域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技術支持。
許多地方政府和企業紛紛前來考察學習,希望能夠引進這一先進技術,解決自身的環保問題。一開年,項目已經在天津、浙江、福建等地的印染企業實現應用,每天最多能處理廢水3萬噸,為印染廢水的深度回用提供了可靠保障,促進了印染行業中水回用技術的進步,引領了印染廢水深度處理技術的新方向。
除了已經應用的天津、浙江、福建等地,計劃將該項目的技術推廣到更多的印染產業集中地區,如江蘇、廣東等地的印染企業。隨著項目在這些地區的推廣,可能會吸引更多的印染企業關注并采用該技術,進一步擴大項目的應用范圍,也可能促使當地形成圍繞該技術的相關產業鏈,如膜生產、設備維護等產業的發展。
印染廢水難處理問題一直是紡織業可持續發展的攔路虎,其每年排放量達18-20億噸,占全國廢水排放的11%左右,屬于高難度有機工業廢水。該項目的成功落地對解決這一問題有著積極意義。
我要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