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本站速遞】交通建設不斷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交通領域不斷革新,小編在本文中對交通領域最近資訊做了整理,一起來看!
2024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在北京開幕
10月17日,2024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在北京亦莊開幕。大會開幕式上,發布了基于大模型的汽車人工智能技術實現突破、智能化網聯化融合成為重要技術路徑、中央計算式新型架構開啟產業實踐、智能底盤提升整車操控和運動安全、自動駕駛系統安全技術體系完善、車云數據閉環變革主流研發范式、組合駕駛輔助(L2級)規模化落地、有條件自動駕駛(L3級)及以上智能網聯汽車研發加速、主要國家在立法方面取得關鍵進展、全球加速自動駕駛法規標準研究等智能網聯汽車全球十大發展突破。
市場監管總局發布汽車芯片認證體系1.0版
10月17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汽車芯片質量認證審查技術體系1.0版。目前已初步構建了覆蓋汽車芯片全產業鏈認證標準體系,初步提出了一套汽車芯片安全可靠性質量認證審查技術體系。市場監管總局已將“國產汽車芯片產業化應用及質量提升”列入十大“質量強鏈”標志性項目。
我國鐵路客運領域將推廣使用全面數字化的電子發票
11月1日起,我國鐵路客運領域將推廣使用全面數字化的電子發票——電子發票(鐵路電子客票)。旅客在行程結束或支付退票、改簽費用后,可以通過鐵路12306網站或移動客戶端如實取得電子發票(鐵路電子客票)并進行查詢、下載和打印。
京津冀三地推動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
10月17日,京津冀三地在2024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提出了“共造一輛車”、“共建一條路”、“共享一個生態”的發展愿景,發布了《京津冀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科技生態港規劃總體方案》。三地將協同打造高端零部件產業承載空間,推動京津冀地區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國安部通報境外企業以智駕為由非法測繪
10月16日,國家安全部稱,近年來,隨著國家安全機關加大對非法測繪活動的打擊力度,部分境外組織逐步轉向與國內企業開展所謂項目合作逃避監管,非法采集我國原始測繪數據,威脅我國家安全。國家安全機關工作發現,某境外企業A公司通過與我國具有測繪資質的B公司合作,以開展汽車智能駕駛研究為掩護,在我國內非法開展地理信息測繪活動。
上海發放無人駕駛裝備識別標牌
10月16日消息,上海市浦東新區近日正式向仙途智能發放了無人駕駛裝備識別標牌,此次獲得識別標牌的是仙途智能的無人駕駛車。仙途智能的無人駕駛車成為浦東新區在無人環衛領域的首張牌照獲得者,將在金橋開發區金鼎天地區域開展無人環衛的創新應用。
香港將成立“發展低空經濟工作組”
10月16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香港特區立法會綜合大樓會議廳發表《行政長官2024年施政報告》。李家超表示,香港特區政府將成立“發展低空經濟工作組”, 由財政司副司長任組長,制訂低空經濟發展策略和行動計劃,推動法規改革和部署基礎設施建設。
成都發布智能網聯汽車管理規范實施細則
10月15日,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等3部門印發《成都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示范應用與示范運營管理規范實施細則(試行)》,進一步規范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與示范,推動智能網聯汽車推廣應用。《細則》還提出,探索拓展智慧公交、專業作業車、高(快)速路測試、車路協同等智能網聯汽車應用場景,探索智能網聯汽車新產品、新技術的監管措施,進一步推動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與示范工作。
滬蘇推進智能網聯汽車測試互認互通
10月14日,蘇州市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建設全面啟動,滬蘇推進智能網聯汽車測試互認互通,各方重點圍繞“車路云一體化”搭建產業交流合作平臺,全面探索“車路云一體化”商業模式。目前,雙方已就城市級平臺互通、數據互認達成共識,具體內容最快在2024年底公布。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大型無人機貨運環線試飛活動在鄂托克旗烏蘭通用機場舉行。這是內蒙古自治區無人機物流和“低空+智慧物流”領域的先行先試項目。本次無人機貨運環線試飛從鄂托克旗烏蘭通用機場起飛,途經鄂托克前旗通用機場、烏審旗通用機場和鄂爾多斯伊金霍洛國際機場,最后返回鄂托克旗烏蘭通用機場落地。試飛所使用的FP-98“獅子座”無人機是航天時代飛鵬有限公司研制的國內首款大型
固定翼無人機,執飛過瓊粵跨海運輸、海南三沙深遠海飛行等任務,具有運行成熟度高、載重能力強的特點。
我國開放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3.2萬公里
10月1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2024年9月,全國共建設17個國家級測試示范區、7個車聯網先導區、16個智慧城市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試點城市,50多個省市出臺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配套文件,開放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3.2萬公里,發放測試示范牌照超過7700張,測試里程超過1.2億公里。
工信部:培育壯大低空經濟等新質生產力
10月1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江平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深化場景應用,培育壯大低空經濟、智能制造等新質生產力。以低空產業生態構建為導向,支持空域資源較好、應用場景豐富的優勢地區先行先試,因地制宜地打造低空多場景的應用示范體系,加快培育低空物流、城市和城際空中交通、低空文旅等低空消費新業態,拓展農林植保、巡視巡檢、應急救援等新模式,打造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出臺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大力發展人形機器人、腦機接口、6G等新領域新賽道。
廣州老城區上線自動駕駛巴士
10月14日消息,廣州市老城區第一條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路線進入道路測試階段。本次荔灣區5條道路路段作為廣州市新增開放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單向里程2.5公里,包括白鶴沙路、龍溪大道輔道、龍溪大道、東漖北路延長線和東漖南路。截至目前,廣州市累計開放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925條,主要集中在南沙區、黃埔區,荔灣作為中心城區和傳統老城區,積極落地智能網聯自動駕駛服務,探索建設老城市新活力引領區新領域。
無錫加快建設“車路云一體化”標桿城市
10月13日,無錫市市長趙建軍在專題調研“車路云一體化”建設工作并召開座談會時強調,持續夯實提升“123”推進體系和工作抓手,推動實現自動駕駛和智慧交通雙向賦能,堅定實現技術閉環和商業閉環,以更多標志性引領性成果和集成性規模性應用集聚企業、帶動產業,加快建設全國“車路云一體化”發展標桿城市。
合肥肥西縣首批無人駕駛快遞車試運行
10月13日消息,合肥肥西縣首批無人駕駛快遞車日前啟動試運行,預計在2025年底投入100臺用于全縣快遞配送。這款無人駕駛快遞車目前運行于肥西縣中派片區。在肥西圓通網點,快遞員完成包裹裝車、關門、設定配送路線等操作后便緩緩上路,途經新港雅苑、國濱世家等小區,開展為期1個月的試運行,試運行里程預計超過500公里。
呼和浩特引入無人駕駛掃地車
10月12日,呼和浩特首批引進3臺無人駕駛自動清掃智能環衛設備,作業于人流密集、垃圾產量多的區域。該車覆蓋作業區域廣泛,可對狹窄區域進行清掃保潔作業;連續作業時間更長,無人工換班需求,大幅提升作業效率,平均每小時作業面積達4000至6000平方米,比人工作業效率提高3到5倍;可以智能識別清理垃圾,減少垃圾遺漏,提高了作業質量,有效減輕了環衛工人工作強度,有效保障作業安全。
我要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