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網式七氟丙烷滅火系統是七氟丙烷滅火系統的一種型式,相對于柜式七氟丙烷滅火裝置來說,管網式七氟丙烷滅火系統適用場所空間大一點,防護區多一點,如汽車發動機實驗室、高低溫環境倉、檔案庫房、儲能集裝箱、數據中心、半導體清洗機等場所。今天我們從管網式七氟丙烷滅火系統的應用場景、案例及維護保養等來全面介紹下。
管網式七氟丙烷滅火系統
一、管網式七氟丙烷滅火系統基本介紹
管網式七氟丙烷滅火系統是由多個瓶組組成的一套氣體滅火劑儲存裝置,可同時保護1-8個防護區,需要設有鋼瓶間。管網式七氟丙烷滅火系統滅火劑輸出是通過管道和噴嘴,能夠保障滅劑噴放的均勻,有利于滅火。管網式七氟丙烷滅火系統由氣體滅火裝置、管道、氣體滅火控制器、火災探測器、聲光報警器、放氣指示燈、緊急啟停按鈕、外設電源等組成,實現對防護區自動探測、報警、滅火保護功能。
二、管網式七氟丙烷滅火系統應用場所
1、檔案中心
有些企事業單位的檔案中心尤其是國家司法機關等部門的檔案中心有著非常重要的資料,除了紙質檔案外還有一些設備服務器等需要保護。空間大一點的檔案中心使用管網式七氟丙烷滅火系統的比較多,有些小型檔案室選擇柜式七氟丙烷或懸掛式七氟丙烷也不少見,具體也是需要根據保護防護區大小及客戶需求。
檔案中心管網式七氟丙烷滅火系統
2、高低溫環境倉
高低溫環境倉是一種用于測繪科學技術、材料科學、機械工程、能源科學技術領域的工藝試驗儀器,經常用于汽車測試、重型卡車測試、大型機械車輛測試等。高低溫環境倉由于空間大、環境要求高,多采用管網式七氟丙烷滅火系統。
高低溫環境倉管網式七氟丙烷滅火系統
3、數據中心
數據中心作為重要的信息傳輸渠道,大型數據中心為幾十設置上百家企業服務,因此消防保護。目前常用到的氣體滅火系統是管網式七氟丙烷滅火系統和ig541氣體滅火系統,能夠有效保障滅火的同時不會對服務器造成損傷。
4、儲能電池艙
儲能設備一般包括電池艙和電氣設備艙,目前保護方法是通過七氟丙烷滅火系統和噴淋系統組合保護,同配備防爆型復合探測器、防爆可燃氣體探測器、本安型探測器等,有效及時的探測到火情,將前期火災撲滅。
儲能集裝箱管網式七氟丙烷滅火系統
三、管網式七氟丙烷滅火系統案例
杭州一家汽車實驗室檢測單位,由于業務需求需要配置一套氣體滅火系統,根據《氣體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50370,“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防護區采用組合分配系統時,一個組合分配系統所保護的防護區不應超過8個”及“組合分配系統的滅火劑儲存量,應按儲存量的防護區確定”,4個實驗室的面積分別為39.34㎡、38.87㎡、39.88㎡、38.87㎡,高度均為4.5m。根據現場防護區尺寸勘察結果及客戶要求,設計采用一套QMP90/4.2管網式七氟丙烷滅火系統,根據客戶建筑設計的共分為4個防護區,也就是每個實驗室當成一個防護區來劃分。
管網式七氟丙烷滅火系統包括:滅火劑瓶組、驅動氣體瓶組、單向閥、選擇閥(適用于組合分配系統)、電磁型驅動裝置、集流管、連接管、噴嘴、信號反饋裝置、安全泄放裝置、低泄高封閥等。
汽車實驗室管網式七氟丙烷滅火系統圖紙
汽車實驗室管網式七氟丙烷滅火系統
四、管網式七氟丙烷滅火系統啟動原理
管網式七氟丙烷滅火系統具有自動啟動、人工電氣啟動和機械應急手動操作三種啟動方式。
管網式七氟丙烷滅火系統啟動方式
四、管網式七氟丙烷滅火系統維護保養
管網式七氟丙烷滅火系統的維護和保養是使其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的保障,因此使用單位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維護保養知識。
1、每個月檢查滅火劑瓶組及驅動氣體瓶組壓力是否在綠區、鋼瓶是否牢固可靠、管道有無松脫、碰撞和嚴重腐蝕等,
2、每3個月對滅火系統做定期檢查和保養,對電磁閥啟動和氣體滅火主機進行模擬啟動測試,確保滅火系統的正常運行,這個需要由專業的有資質的消防公司進行。
3、每3年對管網式七氟丙烷滅火系統進行檢測充裝,確保滅火系統正常運行。
4、管網式七氟丙烷滅火系統噴放后需要及時聯系有資質的檢測充裝單位進行全面檢修和恢復,對主要部件進行檢查復位后,正確安裝,連接牢固可靠,方可繼續使用。
氣體滅火系統
8.0.1 全淹沒二氧化碳滅火系統不應用于經常有人停留的場所。
8.0.2 全淹沒氣體滅火系統的防護區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防護區圍護結構的耐超壓性能,應滿足在滅火劑釋放和設計浸漬時間內保持圍護結構完整的要求;
2 防護區圍護結構的密閉性能,應滿足在滅火劑設計浸漬時間內保持防護區內滅火劑濃度不低于設計滅火濃度或設計惰化濃度的要求;
3 防護區的門應向疏散方向開啟,并應具有自行關閉的功能。
8.0.3 全淹沒氣體滅火系統的設計滅火濃度或設計惰化濃度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對于二氧化碳滅火系統,設計滅火濃度應大于或等于滅火濃度的1.7倍,且應大于或等于34%(體積百分比濃度);
2 對于其他氣體滅火系統,設計滅火濃度應大于或等于滅火濃度的1.3倍,設計惰化濃度應大于或等于惰化濃度的1.1倍;
3 在經常有人停留的防護區,滅火劑釋放后形成的濃度應低于人體的有毒性反應濃度。
8.0.4 一個組合分配氣體滅火系統中的滅火劑儲存量,應大于或等于該系統所保護的全部防護區中需要滅火劑儲存量的者。
8.0.5 滅火劑的噴放時間和浸漬時間應滿足有效滅火或惰化的要求。
8.0.6 用于保護同一防護區的多套氣體滅火系統應能在滅火時同時啟動,相互間的動作響應時差應小于或等于2s。
8.0.7 全淹沒氣體滅火系統的噴頭布置應滿足滅火劑在防護區內均勻分布的要求,其射流方向不應直接朝向可燃液體的表面。局部應用氣體滅火系統的噴頭布置應能保證保護對象全部處于滅火劑的淹沒范圍內。
8.0.8 用于撲救可燃、助燃氣體火災的氣體滅火系統,在其啟動前應能聯動和手動切斷可燃、助燃氣體的氣源。
8.0.9 氣體滅火系統的管道和組件、滅火劑的儲存容器及其他組件的公稱壓力,不應小于系統運行時所需承受的工作壓力。滅火劑的儲存容器或容器閥應具有安全泄壓和壓力顯示的功能,管網系統中的封閉管段上應具有安全泄壓裝置。安全泄壓裝置應能在設定壓力下正常工作,泄壓方向不應朝向操作面或人員疏散通道。低壓二氧化碳滅火系統的安全泄壓裝置應通過專用泄壓管將泄壓氣體直接排至室外。高壓二氧化碳儲存容器應設置二氧化碳泄漏監測裝置。
8.0.10 管網式氣體滅火系統應具有自動控制、手動控制和機械應急操作的啟動方式。預制式氣體滅火系統應具有自動控制和手動控制的啟動方式。
條文說明
8.0.1 全淹沒二氧化碳滅火系統的滅火濃度高,一旦噴放可能導致停留在防護區內的人員發生窒息和傷亡事故。本條規定是全淹沒二氧化碳滅火系統應用的安全性要求。
8.0.2 全淹沒氣體滅火系統需要在防護區內全部建立滅火濃度才能實現其滅火功能,本條規定了全淹沒氣體滅火系統的防護區的基本性能要求,以保證系統可靠滅火,人員能夠及時疏散出防護區。防護區圍護結構具備相應的耐超壓性能和密閉性能,可以防止出現圍護結構變形破壞導致滅火劑流失。防護區的門朝向疏散方向開啟,并可自行關閉,既有助于防止滅火劑流失,也方便防護區內的人員及時撤離。
8.0.3 本條規定了全淹沒氣體滅火系統的設計滅火濃度、設計惰化濃度要求。滅火濃度、惰化濃度是保證有效滅火、抑爆的基本參數,設計滅火濃度、設計惰化濃度應考慮滅火劑噴放后濃度分布的不均勻性、噴放過程中的藥劑損失等因素。對于經常有人停留的防護區,應將滅火劑釋放后形成的濃度限制在對人身健康和安全危害較小的安全范圍內。
8.0.4 本條規定了組合分配氣體滅火系統滅火劑儲存量的基本要求,以保證系統所保護的任一防護區發生火災時,儲存的滅火劑都能滿足有效滅火所需用量的要求。
8.0.5 本條規定了滅火劑噴放時間、浸漬時間的確定原則。滅火劑的噴放時間、浸漬時間是保證氣體滅火系統有效滅火或確保阻止可燃氣體或蒸氣、粉塵持續發生爆炸的關鍵參數,需要結合防護對象的物質燃燒或爆炸特性、空間幾何特性和容積大小、滅火劑的種類根據試驗結果確定。
8.0.6 本條規定了同一防護區采用多套氣體滅火系統保護時,每套系統之間動作響應時差的要求。防護區內采用多套氣體滅火系統保護時,須嚴格控制每套系統的動作響應時間差,以保證各滅火劑儲存裝置同步噴放滅火劑,使防護區內各處在滅火劑的噴射時間內達到設計滅火濃度,確保有效滅火。
8.0.7 本條規定了氣體滅火系統噴頭布置的基本要求。對于全淹沒氣體滅火系統,滅火劑在防護區內的均勻分布是整個防護區快速達到設計滅火濃度的前提。保護對象為可燃液體時,噴頭射流方向應避免直接朝向可燃液體表面,防止滅火劑射流導致可燃液體飛濺造成流淌火或蔓延更大的范圍。對于局部應用氣體滅火系統,噴頭布置需使保護對象全部處于滅火劑的淹沒范圍內,并達到滅火所需濃度。
8.0.8 本條規定了氣體滅火系統用于撲救可燃、助燃氣體火災時的基本要求,防止防護區內可燃氣體、助燃氣體出現復燃或發生爆炸事故。在具有聯動切斷裝置的前提下要求具有手動切斷方式,可以保證在聯動切斷方式失效時仍可手動關斷氣源。
8.0.9 本條規定了氣體滅火系統的管道、組件、儲存容器等的基本性能要求。氣體滅火系統的管道和組件、滅火劑的儲存容器及其他組件能夠有效承壓,是保證系統在發生火災時正常啟動、持續安全運行的重要因素。在滅火劑的儲存容器或容器閥、系統中的封閉管段上需要設置安全泄壓措施,以防止意外的高壓泄放導致人身傷害和設備損失事故。高壓二氧化碳滅火系統依靠其飽和蒸氣壓儲存,難以采用承重方式監測其泄漏;低壓二氧化碳滅火系統在失電情況下儲存容器內存在高壓可能,儲存容器上的泄壓管應將泄壓的二氧化碳直接引至室外,防止二氧化碳中毒事故。
8.0.10 根據氣體滅火系統的特點設置合理的系統啟動方式,是提高系統啟動可靠性的關鍵。本條規定了氣體滅火系統的基本啟動功能要求,以確保系統在火災時能夠及時啟動、噴放滅火劑。
組分分配式氣體滅火系統結構詳圖:由于組合分配系統最多可同時負責八個防護區。今天講解的就以兩個防護區的系統講解;如上圖,該系統大致可分為三部分:氣瓶間(重中之重)、防護區疏散門外、防護區A和B。
1、氣瓶間(重中之重):如下圖:
①氣體滅火控制器:是專門用于氣體滅火的聯動控制的中樞所在。
②啟動氣瓶:儲存氣體(氮氣為主),主要作用有二:一是沖開該啟動氣瓶所負責的防護區的選擇閥;二是沖開該啟動氣瓶所負責的滅火氣體儲瓶瓶頭閥。
③瓶頭閥:啟動氣瓶和滅火氣體儲瓶均設有瓶頭閥,用于釋放和充裝氣體所用。
④電磁閥:連接氣體滅火控制器,在氣體滅火控制器收到兩個符合邏輯的信號后,向電磁閥發出動作指令并開啟電磁閥,電磁閥打開瓶頭閥開始釋放啟動氣體。
⑤手動啟動保險:類似于滅火器的保險,拉開之后才能手動開啟啟動氣瓶。
⑥低泄高封閥:該閥門原理:有少量氣體通過時,都會從該閥門逸散出去;一旦啟動氣瓶打開,大量高壓氣體經過該閥門,此刻該閥門在高壓氣體作用下封閉。此閥門的存在保證了當有少量氣體泄露不會導致系統的誤啟動。
⑦選擇閥:由于是組合分配系統,該氣瓶間負責的防護區在2-8個,該閥門的意義就在于可以精確的將滅火劑導向起火的防護區。
⑧氣流單向閥:顧名思義該閥門只能單向流動。防止了啟動氣體回流(回流容易將已經打開的選擇閥重新閉合),該單向閥一般裝在啟動管路選擇閥的后面。
⑨啟動管路:連接啟動氣瓶和滅火氣體儲瓶的銅管。
⑩氣流單向閥:一般安裝在啟動管路上,在各個滅火氣體儲氣瓶之間,該單向閥保證了可以根據防護區的大小選擇開啟滅火氣體儲氣瓶的數量(也就是根據防護區的小選擇滅火劑的多少)。
?瓶頭閥(滅火劑儲氣瓶):同③
?連接管:連接滅火劑儲氣瓶和集流管的軟管。
?液流單向閥:由于有數個滅火氣體儲氣瓶同時向集流管供氣,高壓下(氣瓶內氣體一般也為液態)在集流管這里會出現液態滅火氣體;為防止回流此處應設液流單向閥,應區別于氣流單向閥。
?集流管:同時接受數個滅火氣體儲氣瓶的供氣。
?安全泄壓裝置:由于集流管處壓力值偏高,此處應設安全泄壓裝置。
?信號反饋裝置:設置在集流管之后,選擇閥之后;當氣體通過選擇閥之后,也沒有了阻礙氣體流動的裝置了,此刻滅火氣體通過選擇閥之后觸發信號反饋裝置,向氣體滅火控制器反饋信號(氣體滅火系統已經啟動);氣體滅火控制器聯動開啟防護區外的“放氣勿入”指示燈。
2、防護區疏散門外:如下圖:
?“放氣勿入”指示燈:該燈亮起,證明該防護區正在放氣。
?聲光警報裝置:當第二個報警信號(一般情況下均為感溫)到達氣體滅火控制器后,該聲光動作。注意:防護區內的聲警報器和防護區門口聲光警報器的聲警報聲音應有明顯區別。
?手、自動轉換裝置:用于快速切換系統的手動和自動狀態。
?現場緊急啟停按鈕:該按鈕的啟動停止和系統的手動、自動狀態無關;注意:停止按鈕是在氣體滅火控制器在收到兩個報警信號后30s的期間方有效。
3、防護區A和B:防護區A或者B內設有探測火災信號的感溫和感煙探測器、氣體輸送管道、氣體噴頭、聲警報器、泄壓口(一般在防護區壓強達到1200pa時泄壓)等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