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醫院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醫院的污水處理站:醫院內應建造污水處理站,嚴禁采用滲井、滲坑排放污水。醫院污水處理站的規模,一般按每張*每日1噸污水量設計建造,傳染病院和結核病院污水量較一般醫院多,可按每張*每日1.2噸污水量設計建造。醫院污水處理站宜設在醫院建筑群的下風側,并宜設置綠化防護帶與建筑群隔開。污水處理站的設計,應滿足以下要求:
(1)有防腐蝕、防滲漏設施;
(2)確保處理效果,安全耐用;
(3)操作方便,便于消毒和清掏,并有利于操作人員的勞動保護。
(4)污水處理站應備有發生故障時的應急設施,采用葉綠消毒的必須通過加氯機投放液態氯,嚴禁直接以鋼瓶向污水投放氯氣。
18.3 醫院污水的消毒
18.3.1 加氯消毒法:醫院污水處理站可采用液lv消毒法或次氯酸鈉消毒法,小型醫院的污水地亦可采用漂白分消毒法。
(1)液綠消毒法:用加氯機,以定時定量加氯法投放浪氯。小型的污水池,允許用定容定量加氯法投放液氮。必須有相應的安全防護設施。經一級處理的污水,加氯量可定為20-30mg/L;經二級處理的污水,加氯量可定為10-20mg/L。實際加氯量可按出口污水中余氯量進行調整。
(2)氯酸鈉消毒法:可電解高濃度的氯化鈉溶液產生次氯酸鈉溶液他可直接購買次氯酸鈉溶液,一般采用虹吸法投放到污水中進行消毒,加氯量參照綠消毒法確定。小型污水池,亦可采用定容定量加氯法投放農氯酸鈉溶液。
(3)漂白分消毒法:僅適用于小型污水池,采用定容定量加氯法投放,投放量參照葉綠消毒法確定。
18.3.2 其他消毒法:可采用二氧化氯、臭氧對醫院污水進行消毒處理。
18.3.3 醫院污水的排放質量應符合GB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準》,與消毒效果有關的指標要求見下表18-1。
表18-1 醫院污水排放的消毒指標
指標名稱 | 適用范圍 | 一級標準 | 二級標準 | 三級標準糞 |
大腸菌群數 傳染病、結核病院
總余氯
氯化消毒者傳染病、結核病院 | ≥50張床位的醫院
采用50張床位以上醫院
| 500個/L 100個/L 0.5mg/L
須經脫氯處理 <0.5mg/L 須經脫氯處理 | 1000個/L 500個/L >3mg/L
接觸時間≥1h >6.5mg/L 接觸時間≥1.5h | 5000個/L 1000個/L >2mg/L
接觸時間≥1h >5mg/L 接觸時間≥1.5h |
18.3.4 監測要求
18.3.4.1 總余氯應每月監測1-2次,按GB/T898-89中N,N—二乙基-1,4-本二胺分光光度法或GB/T897-89中N,N-二乙基-1,4-苯二胺滴定法進行監測。
18.3.4.2 糞大腸菌群數應每月監測1次,按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中規定的多管發酵法進行。
江南醫院地埋式一體化醫療污水處理設備
醫院污水的消毒處理幾種方法介紹
18.1 適用范圍
本規范適用于醫院污水和污泥的消毒處理。醫院污水,系指排入醫院化糞池的污水和糞便;經一級處理或二級處理及消毒以后,分別達到污水和污泥的排放標準,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網絡中,污泥供作農田肥料,未經排入化糞池的其他污物不包括在內。新建綜合醫院的傳染病區和普通病區的污水應實行分流,分別進行消毒處理。
18.2 醫院污水消毒前的預處理
18.2.1 醫院污水的預處理可采用機械處理法和生物處理法兩類。單純機械處理法稱為一級處理,機械處理法和生物處理法相結合稱為二級處理。醫院污水必須實行一級處理;有條件的地區宜實行二級處理。
18.2.2 污水預處理前的加氯消毒:對于傳染病院和結核病院的各病區,以及綜合性醫院的傳染病區的廁所,應按每10床位每日投放含有效氯25%的漂白分1kg,分3-4次投入。zui家投放時間可定在使用廁所高峰期末:投放的漂白分隨流水沖入化糞池內,并在化糞池出口處進行余氯測定。濰坊澤宇環保設備有限公司業務范圍:
1.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適用于住宅小區、大小型醫院及門診、村鎮、學校、商場、酒店、飯店、各類工廠、旅游景區及各大型、小型養殖場、屠宰場。本設備為水處理產品,可埋入地表下,設備上方地表可作為綠化或其他用地,不需要建房及采暖和保溫,全自動控制,不需人員專門管理。適用范圍廣,處理效果好。
2.二氧化氯發生器:廣泛用于飲用水消毒、游泳池水消毒殺菌、醫院及企事業排放污水的消毒殺菌、紡織產業等。
3.專科醫院污水處理設備:我公司根據醫療門診可用面積小,污水量少的特點設計完成一系列小型污水處理設備,該設備采用多級過濾 消毒的處理工藝,具有占地面積少、無噪音、無二次污染、安裝方便、維護簡單、容易達標等優點,現已被廣泛用于動物醫院、醫療門診、實驗室、手術室、牙科醫院、口腔醫院等污水處理工程。此設備各村鎮診所均可使用。
4.其它加藥裝置、一體化凈水設備、溶氣氣浮機、板框壓濾機等處理各類污水的設備均有售。 江南醫院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