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回用系統設備具有體積小、能耗低、結構簡單、工藝流程簡單、自動化程度高、出水穩定達標、運行費用低、易于操作管理等特點。在污水處理中需要使用到中水回用系統。純源的中水回用系統設備構造為砂罐+碳罐+超濾+反滲透,是可以非標定制的,處理水量為0.1-300m3/小時。廣泛適用于石油、化工、印染、造紙、煉油、皮革、鋼鐵、機械加工、淀粉、食品、屠宰、電鍍、印染等工業廢水和市政污水的處理。下面東莞水處理廠家小編帶你來了解下關于中水回用系統設備的工作原理。
一、預處理系統
預處理系統有兩個串聯的過濾罐及增壓泵組成,分別裝有石英砂、石英砂活性炭,主要作用是過濾和吸附。原水先經過砂濾罐,在過濾器中放置4-16目的精致石英砂和8-16目的活性炭,使原水中的絮凝體、鐵銹等懸浮雜質在此過程中被截留。在超濾裝置和反滲透裝置前設置砂碳罐。主要有兩個功能:
1、吸附水中部分有機物,吸附率為60%左右;
2、吸附水中余氯。吸附粒度在10-20埃左右的無機膠體、有機膠體和溶解性有機高分子雜質以及在砂濾器中是難以去除的余氯?;钚蕴繉τ袡C物具有很強的吸附作用。此外活性炭具有很強的脫氯能力,由于余氯具有很強的氧化性,余氯和碳起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氯離子,因此只是損失了少量的碳,所以活性炭脫氯可以使用相當長的時間。還能夠去除水中的異味、色素,提高水的澄明度,能大大提高水質,減少對膜的污染,經過處理后的水質都能達到要求(余氯<0.1mg/L)。
二、超濾系統
超濾膜分離過程是一種與膜孔徑大小相關的篩孔分離過程,以膜兩側的壓力差為驅動力,以超濾膜為過濾介質,即在一定壓力作用下,當含有大、小分子溶質的混合溶液流過膜表面時,溶劑和小分子溶質(如無機鹽類)將透過膜。大分子溶質則由于體積大于膜孔徑而被膜截留,作為濃縮液被回收。因而實現對原液的凈化、分離和濃縮的目的。
超濾的過濾孔徑在0.002-0.1μm之間的過濾膜稱為超濾膜,而一般膠體體積均≥0.1μm,乳膠≥0.5μm,大腸菌、葡萄球菌等細菌體積≥0.2μm,懸浮物、微粒子等體積≥5μm,因此超濾膜可以過濾出溶液中的細菌、膠體、懸浮物、蛋白質等大分子物質。
三、反滲透系統
反滲透技術是目前節能效率的分離技術。反滲透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滲透壓的壓力下,借助于只允許水分子透過的反滲透膜的選擇截留作用,將溶液中的溶質與溶劑分離,從而達到純凈水的目的。反滲透膜是一種采用錯流過濾以制取純水的工藝,被處理料液以一定的速度流過膜面,透過液從垂直方向透過膜,同時大部分截留物被濃縮液夾帶出膜組件。錯流過濾模式減小了膜面濃度極化層的厚度,可以有效降低膜污染。
反滲透是工藝的核心部分,經反滲透系統處理能去除水體中99%無機鹽類和有機物、微生物、細菌等。RO裝置在水質分離過程中具有無相變,脫鹽率高,設備體積小,自控運行,適應性強,應用范圍廣,無環境污染等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