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大棚加濕設備 食用菌的培養以及菌種接種室對環境非常苛刻,除了空氣流動性以及光照等方面的要求之外,食用菌種植重要的是滿足溫濕度條件。食用菌一般都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每一種食用菌都有它對非生物因子(溫度、濕度)的要求和適應水平。
一、溫度條件
溫度是菌菇生長主要的環境條件,不同的品種,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對溫度的要求不同,一般菌絲體生長階段要求溫度較高,一般在20-26℃,子實體生長階段要求的溫度較低,一般在13-18℃之間。溫度的高低影響發菌的時間,出菇的時間和質量,因此溫度決定著生產的成敗和經濟效益。人們根據對溫度的要求分成高溫,中溫,低溫型菇。
低溫型:適宜溫度24℃~28℃,如樸菇、滑菇、松菇,高溫30℃。
中溫型:適宜溫度24℃~30℃,適宜溫度32℃~34℃。如香菇、蘑菇、銀耳、黑木耳。
高溫型:適宜溫度28℃~34℃,適宜溫度36℃。如草菇、茯苓。
二、濕度條件
濕度有兩個含義,即基質的含水量,用百分比計算:含水量(%)=水重量÷培養料濕重 ×100,另一個意義是空氣相對濕度。不同的品種對基質含水量要求不同,一般要求60%左右,如平菇,香菇則需60%,草菇則需要65-70%,在菌絲體生長階段,空氣相對濕度要在75%以下為宜,這樣菌種則不易感染。
不同品種、不同生長階段對環境的濕度要求都是不同,一般來說菌絲生長階段要求濕度較低,出菇階段要求空氣濕度較高。出菇階段空氣濕度要求不得超過95%,因為菇的生長所需的養分、水分都是通過菇蒸騰作用來運輸的,提高空氣濕度只是為了減少菇蒸發造成菇失水過快。只有菇體表面與空氣有一定濕差時,菇才有足夠蒸騰作用,否則抑制了養分和水分的運輸,阻止菇的生長,造成死菇或發生病害。
水分是菌類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體內代謝、營養吸收、排除代謝物及分泌胞外霉*的基本溶劑。也就是說食用菌從孢子萌發到采收階段都需要有一定的水分,因此,控制食用菌大棚的濕度環境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由于濕度是比較難控制的一個因素,為了給食用菌提供一個更好的生長環境,現在很多食用菌大棚種植都會使用蘑菇大棚加濕設備 。
蘑菇自動加濕系統作用價值:
1、有濕度自動控制系統,可根據菌類不同的生長階段,設定適宜溫度,能夠達到增產增收。
2、5-15μm極細霧滴,不濕蘑菇表面,讓菌菇自由呼吸,減少黑斑及其他菌病,防止爛菇。
3、采用空氣為動力,使水霧化的同時向棚舍內通入新鮮空氣,保證棚舍內的空氣流通。
4、可以促進食用菌的生長,抑制或殺死有害雜菌,保證穩產高產。
5、菇場或菇房中經常保持一定的空氣相對濕度,可以防止培養料或子實體水分的過度蒸發,補足菌類產品生長所需的水分,讓其能正常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