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期間旅客流量大,鐵路部門需要承擔比平時更多的運輸任務。由于大量旅客出行,列車需要增加班次和運力,以確保旅客能夠順利返鄉和出行,這給鐵路部門的調度和組織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弊端
傳統鐵路站臺防護的弊端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01
人力投入大
傳統鐵路站臺防護主要依靠人力進行巡查和管理,需要大量的人員投入。由于人的疲勞和注意力不集中等因素,很難保證24小時不間斷的監控和管理,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02
監控范圍有限
監控范圍很難覆蓋整個站臺區域,存在盲區。如果有人在盲區內進行危險行為或違法活動,很難及時發現和制止。
03
反應速度慢
傳統鐵路站臺防護的反應速度相對較慢,因為需要有人發現隱患,再由相關部門進行派出人員解決。在緊急情況下,很難做到及時響應和處置。
綜上所述,傳統鐵路站臺防護存在人力投入大、監控范圍有限、反應速度慢和安全隱患多等弊端。為了提高鐵路站臺防護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采用現代化的技術和設備進行升級和改造。
站臺防護全系列產品
一、站臺端部防入侵報警系統
系統實現了對車站站臺端部的智能管理監控并智能識別工作人員,如果非法侵入,則遠程向控制中心發出警報信息,并聯動拍攝、錄制違規行為。控制中心軟件收到報警信息后,自動彈出警情畫面,值班人員可通過麥克風與前端進行遠程喊話,勸阻離開。達到了對站臺端部無盲區封控和智能化管理要求,提升車站安全管理水平。
二、站臺越線防護引導系統
1
站臺旅客安全引導系統
系統由LED顯示屏、AI智能相機、網絡IP音柱和后端軟件組成。可以識別人員所處的位置,借助繪制的報警區域,自動計算判斷人員是否進入危險區域,代替了傳統的站臺地面標志,大大提高了旅客的出行效率,提升了車站的綜合服務水平,為旅客創造了更加智能、舒適和安全的出行環境。
2
智能安全升降護欄
采用更為安全的實體圍欄進行防護,做到實時監測、智能化管理。能夠有效防止乘客誤入或有意闖入軌道,同時可以避免異物掉落軌道,影響列車正常運行。
3
站臺越線預警系統
直接安裝固定在地面,采用激光對射+激光雷達,以四道不可見光束在站臺黃線形成警戒,激光雷達精準定位越線位置,向后端實時傳輸越線信息,站臺工作人員及時處理,精準定位越線位置,探測距離達到500米,實現站臺全覆蓋,有效防止事故發生。
三、站臺屏蔽門間隙探測系統
在屏蔽門與列車之間增設寬度為30mm的激光探測器,在不影響列車運行的情況下,對列車門及屏蔽門之間異物進行有效探測并聯動屏蔽門控制系統,避免間隙異物造成的人員及財產損失。
飛天光電作為報警領域的先行者,站臺防護全系列產品有助于鐵路運營方加強監管,將安全事故消滅于無形之中,使鐵路系統更加安全可靠地服務乘客、服務城市,把春運工作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