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行各業數字化革命的火熱進行,醫療行業也開始推進數字化建設,其中,利用專業的影像光盤代替傳統的記錄介質膠片巨大變革,則是醫療行業數字化建設明顯的變化之一。
*,在國內多數醫療機構的放射科、影像中心等,都在使用傳統的醫療膠片保存患者的CT、核磁、超聲波等檢查信息。然而作為傳統醫療記錄介質的膠片存在著承載文件形式單一、存儲容量低、攜帶不方便、高耗費高污染等弊端,已經無法完成對于所有數字化影像資料的存儲與管理的要求,這也必然促使一個全新的醫療數字化影像管理方式的出現,來滿足日益發展的醫療影像需求。
而醫療影像光盤以其價格低廉、存儲量大、攜帶方便、環保性好、更具優勢。
傳統膠片的弊端
● 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影像檢查設備越來越多,如超聲、CT、MRI、內鏡等,傳統膠片一次只能存儲單一檢查結果,且存儲量有限。
● 目前國內多數醫療機構記錄存儲還是以膠片為載體, 而膠片印刷平面化成像且印刷像素低,降低準確傳遞診斷結果,大大影響了醫生的診斷效率。
● 傳統膠片的制作流程復雜、患者等待時間長,且制作成本高,不利于醫療領域高效綠色發展。
● 傳統膠片不便攜帶,且容易損壞,不便轉診。
據悉,越來越多的醫院開始推行“無膠片化”影像服務!影像光盤以其存儲空間大、保存時間久、不易篡改、攜帶方便等特性在醫療影像改革中脫穎而出。
眾多醫院通過醫療影像光盤刻錄打印系統,實現醫院影像光盤化,患者攜帶光盤可以在其他醫院的任意一臺電腦,實現圖像瀏覽和診斷。
而今天迪美視為醫療領域帶來的醫療影像光盤刻錄打印系統,更是能夠“一鍵”實現醫療像光盤的高效刻印成盤。
醫療影像刻錄系統優勢
一、高效刻錄影像光盤 無需值守
系統內置2臺藍光專業級刻錄機,配備智能機械手手臂,自動取盤、放盤,全程無需人工值守,自動將設備端的醫療數據刻錄成盤,真正解放醫療工作者的雙手,而且大大減少了病人的等待時間,真正實現了高效醫療。
二、自定義盤面信息 更有識別性
系統內置微電壓打印機,自定義打印光盤封面,根據刻錄內容添加盤面信息,如科室,病人名字、日期等,更有識別性!系統匹配醫療專業級光盤存儲,具有吸墨、防劃、保存時間長等特點,方便患者可以攜帶光盤復診。
三、大容量存儲 “閱片”診斷更高效
傳統一張膠片只局限超聲或CT的單一角度成像,過多打印不僅成本高,而且攜帶不便。而通過光盤刻印,不同角度的多張影像可以在一張光盤上呈現,甚至刻印直接傳輸立體圖形或影像視頻。如此以來,臨床醫生閱片更為直觀,而且可動態展示,從而提高了診療的正確率。
四、無縫對接PACS等系統 信息輸出一體化
系統可與CT、MRI、PET、DR、CR、DSA等數字化影像成像設備無縫連接,也可與HIS、PACS、RIS系統連接,自動接收醫學影像設備/系統發送的患者檢查數據,快速刻錄至光盤保存,從而方便醫生診療,也方便患者進行轉診。
五、多元化光盤刻印 助力醫院歸案管理
對于醫院來說,除了檢查影像光盤化,該系統還能拓展應用范圍,如新生兒出生記錄影像光盤,醫學手術等視頻影像存儲等,助力于會診、演講、教學、科研、患者診療信息的交流。而且,超大存儲量,可備份歸檔,長期存儲,滿足醫院后期查詢與使用。
在此,我們推薦搭配迪美視專業級DVD或BD光盤,其在耐久存儲、盤基穩定、高兼容性等方面更尤為突出,其中DVD光盤歸檔壽命10-20年,BD歸檔壽命20-30年,是醫療影像保存記錄載體的理想選擇。
醫療領域的信息化建設是一項受益醫者和患者的大工程,需要政府、醫院、第三方科技公司的共同努力,深耕光磁數據存儲十余年的迪美視,提供的迪美視醫療影像光盤刻錄系統支持第三方平臺系統定制開發,我們希望利用自身力量,助力醫院信息化發展的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