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4日,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公布了《2018年移動支付用戶調研報告》。報告顯示,只有4.2%的用戶了解指靜脈識別,靜脈識別是生物識別中不為人知的一項技術。
什么是靜脈識別技術
靜脈識別,是生物識別的一種。靜脈識別系統一種方式是通過靜脈識別儀取得個人靜脈分布圖,依據比對算法從靜脈分布圖提取特征值,另一種方式通過紅外線 CCD攝像頭獲取手指、手掌、手背靜脈的圖像,將靜脈的數字圖像存貯在計算機系統中,實現特征值存儲。靜脈比對時,實時采取靜脈圖,運用*的濾波、圖像二值化、細化手段對數字圖像提取特征,采用復雜的匹配算法同存儲在主機中靜脈特征值比對匹配,從而對個人進行身份鑒定,確認身份。
靜脈識別技術的技術原理
靜脈識別技術主要是利用靜脈血管的結構來進行身份識別。由于靜脈紋絡包含大量的特征信息,可以作為驗證的對象。手掌靜脈識別的原理也是利用靜脈血管與肌肉、骨骸之間對特定波長紅外光不同的吸收特性來進行靜脈血管造影。與手掌靜脈識別的原理相同。由于手掌較厚,紅外光通常無法進行透射,因而只能采用反射造影法。紅外光照射在手背上,有靜脈的部位吸收紅外光反射暗淡,肌肉與骨骼部位反射強烈,從而實現對靜脈的造影。又因為靜脈紋絡在人體內部很難被偽造,進而擁有的非常之高的可靠性與安全性。
靜脈識別技術的應用前景如何?
現階段靜脈識別技術主要分兩種,即手指靜脈和掌靜脈。前者高度安全且極為便捷,后者因為其非接觸式采集信息,更衛生也更容易被接受,手掌靜脈的認假率和拒真率也比其他生物識別技術來得低。
現階段掌靜脈識別系統成為日本各家銀行ATM系統的基本配備,而在中國臺灣應用也逐漸多元化,從基本的門禁系統,到與RFID(無線射頻識別)結合的智能型監控都有它的身影。
一文帶你了解靜脈識別技術到底是什么?
目前國內多采用手指靜脈識別技術對數字化校園進行建設,采用這項技術來管理學生宿舍和教學樓的出入,甚至更加細化的個人信息管理。無需用卡,教育系統設施的管理和使用都變得十分井井有條,同時手指靜脈識別技術還對高考公平有著重大保障。據可查資料,早在2014年內蒙古自治區教育招生考試中心通過內蒙古招生考試信息網向考生發出了"致全區2014年高考考生的一封公開信",在有關高考反作弊措施中,采用了"指靜脈采集器"的設備。讓“槍手”代考成為過去式。;廣州白云區來穗局指靜脈實名制認證系統已上線,共安裝223臺指靜脈終端設備覆蓋全區22個街鎮76個居住證辦理點。
優點突出為何普及率低的離譜?
據《2019-2023年中國指掌紋靜脈識別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未來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盡管我國靜脈識別行業市場規模保持著35%以上的發展速度,但截至2018年,行業市場規模仍只有9.6億元。而造成這一狀況的主要原因某種意義上來說還在靜脈識別技術自己。
靜脈識別作為一項底層識別技術,要大規模應用,就要嵌入到不同品類、特別是消費人群廣的消費電子產品中,好比人臉、指紋嵌入在手機當中。即實現多模態應用。
但也因為采集方式受自身特點的限制,產品難以小型化,指靜脈識別尚且無法高度集成到手機等移動終端里就更不用說掌靜脈識別技術了。因此目前靜脈識別在*才低的讓人感覺不可思議。
結語
與日本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靜脈識別的滲透率還非常低,但未來具有非常大的成長空間。而隨著科技持續發展,各種生物識別技術的融合應用也將愈發成熟,指靜脈識別等生物識別產品將會更加智能化、全面化、便捷化,在更加安全的同時獲得更為廣泛的應用,推動市場進一步增長。相信未來靜脈識別行業企業數量將會快速增加。我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又會得到一份新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