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綜合污水處理設備工藝
系統介紹
實驗室綜合廢水處理系統由廢水收集單元、自動調節單元、預處理單元、自動加藥單元、混凝氣浮攪拌單元、絮凝助凝沉淀單元、沉降分離單元、固液分離單元、污泥干化單元、重金屬捕捉單元、過濾吸附單元、新型催化活性微處理單元、電化學催化氧化還原技術處理單元、多程高級分解降解處理單元、兩級有機生物活性處理單元、新型生物反應處理單元、復合式消毒處理等技術工藝組成,形成一個完整的實驗室綜合廢水處理系統。系統運行采用PLC可編程控制系統和人機界面操作系統、遠程監控及操作系統,按照PLC控制器設定好的程序和PH自控儀表設定的參數進行全自動運行,多級自動在線監測。針對不同實驗室廢水的成分和濃度,控制系統自動進行計算然后按比例進行自動投放藥品,更加科學化和合理化,確保處理效果,同時節省藥品耗量,無須專人值守。
實驗室綜合廢水處理設備針對不同實驗室產生的有機、無機、生物類廢水成分和濃度采用不同的處理技術和工藝進行綜合處理,可有效去除實驗室綜合廢水中的COD、BOD、SS、色度、病毒、有機溶劑和重金屬離子等,經過處理后實驗室綜合廢水可達到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
實驗室綜合廢水處理設備是目前國內外技術*、自動化程度高、處理效果好、占地面積小、操作管理簡便且無需專人值守的一套專門用于國內外各行業實驗室綜合廢水處理的設備,深受用戶的好評,廣泛應用于國內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環境監測、產品檢驗、食品藥品檢驗、出入境檢驗檢疫、疾控中心、地礦測試中心、分析測試中心、水資源監測、糧油質檢、石油化工、畜牧、農產品檢測、醫療機構、中心血站、企業等行業實驗室、化驗室廢水處理。
實驗室綜合污水處理設備工藝
醫院污水水質類似于生活污水,但成份復雜。如消毒劑,來自化驗、檢驗、手術等各科室的重金屬、有機試劑,以及可能的放射性同位素等。作為醫院,其排放的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毒化學物質和多種致病菌、病毒和寄生蟲卵。它們在環境中具有一定的適應能力,有的甚至在污水中存活時間較長,若未處理或處理不當即排入水體或用于灌溉,將會污染環境,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
污水處理規模
該醫院編制床位600張,據院方提供的資料,參考國家《醫院污水處理設計規范》<設備齊全的大型醫院或500床以上醫院:平均日污水量為400~600L/床.d,kd=2.0~2.2,kd為污水日變化系數。Kd為污水日變化系數>,及新建醫院污水排放量應根據《民用建筑工程污水設計措施》建質(2003)4號進行設計取值,醫院污水每天排放約1200m3左右,醫院應做到清污分流,節約用水。本方案醫院污水處理規模按Q=1200m3設計,時變化系數:K=2.2每小時處理50m3污水。
排放標準
根據2003年12月國家環保總局《醫院污水處理技術指南》環發(2003)197號的精神,參考國家環保部門要求,治理后2006年1月1日即將實行的新版《醫療機構水污染排放標準》GB18466-2005中相關要求。
售后服務
1)工程保修期為一年,即調試合格后一年內,免費上門維修,協助優化工程運行。
2)在接到用戶保修通知后24小時內售后服務人員趕到現場,及時解決設備在運行中出現的問題。
3)一年后,定期對工程進行回訪,提供技術咨詢服務。工程實行終身維修,保修期后只收取成本費。
4)為加強與用戶,及時反饋用戶信息,及時為用戶解決設備在運行中發生的問題。
5)提供各類環保咨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