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典型的串行通訊標準是RS232和RS485,它們定義了電壓,阻抗等,但不對軟件協議給予定義。RS-485總線標準規定了總線接口的電氣特性標準即對于2個邏輯狀態的定義:正電平在+2V~+6V之間,表示一個邏輯狀態;負電平在-2V~-6V之間,則表示另一個邏輯狀態;數字信號采用差分傳輸方式,能夠有效減少噪聲信號的干擾。
RS485-22 鍍錫通訊電纜
RS-485總線標準規定了總線接口的電氣特性標準即對于2個邏輯狀態的定義:正電平在+2V~+6V之間,表示一個邏輯狀態;負電平在-2V~-6V之間,則表示另一個邏輯狀態;數字信號采用差分傳輸方式,能夠有效減少噪聲信號的干擾。但是RS-485總線標準對于通信網絡中相關的應用層通信協議并沒有做出明確的規定,則對于用戶或者相關的開發者來說都可以建立對于自己的通信網絡設備相關的所適用的高層通信協議標準-。同時由于在工業控制領域的應用RS-485總線通信網絡的現場中,經常是以分散性的工業網絡控制單元的數量居多并且各個工業設備之間的分布較遠為主,將會導致在現場總線通信網絡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干擾使得整個通信網絡的通信效率可靠性不高,而在整個網絡中數據傳輸的可靠性將會直接影響著整個現場總線通信系統的可靠性,因此研究RS-485總線通信系統的通信可靠性具有現實意義。
RS485-22 鍍錫通訊電纜
,RS-232與RS-485的區別在于:
1、傳輸方式不同。 RS-232采取不平衡傳輸方式,即所謂單端通訊. 而RS485則采用平衡傳輸,即差分傳輸方式。
2、傳輸距離不同。RS-232適合本地設備之間的通信,傳輸距離一般不超過20m。而RS-485的傳輸距離
為幾十米到上千米。
3、RS-232 只允許一對一通信,而RS-485 接口在總線上是允許連接多達128個收發器。
RS-232被定義為一種在低速率串行通訊中增加通訊距離的單端標準。
RS:是推薦標準的英文縮寫
RS-232采取不平衡傳輸方式,即所謂單端通訊.收、發端的數據信號是相對于信號地,如從DTE設備發出的數據在使用DB25連接器時是2腳相對7腳(信號地)的電平。
典型的RS-232信號在正負電平之間擺動,在發送數據時,發送端驅動器輸出正電平在+5~+15V,負電平在-5~-15V電平。當無數據傳輸時,線上為TTL,從開始傳送數據到結束,線上電平從TTL電平到RS-232電平再返回TTL電平。
接收器典型的工作電平在+3~+12V與-3~-12V。由于發送電平與接收電平的差僅為2V至3V左右,所以其共模抑制能力差,再加上雙絞線上的分布電容,其傳送距離大為約15米,膏速率為20kb/s。RS-232是為點對點(即只用一對收、發設備)通訊而設計的,其驅動器負載為3~7kΩ。所以RS-232適合本地設備之間的通信。
RS-485與RS-232不一樣,數據信號采用差分傳輸方式,也稱作平衡傳輸,它使用一對雙絞線,將其中一線定義為A,另一線定義為B,通常情況下,發送驅動器A、B之間的正電平在+2~+6V,是一個邏輯狀態,負電平在-2~6V,是另一個邏輯狀態。另有一個信號地C,在RS-485中還有一“使能”端。“使能”端是用于控制發送驅動器與傳輸線的切斷與連接。當“使能”端起作用時,發送驅動器處于高阻狀態,稱作“第三態”,即它是有別于邏輯“1”與“0”的第三態。 接收器也作與發送端相對的規定,收、發端通過平衡雙絞線將AA與BB對應相連,當在收端AB之間有大于+200mV的電平時,輸出正邏輯電平,小于-200mV時,輸出負邏輯電平。接收器接收平衡線上的電平范圍通常在200mV至6V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