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射頻識別技術
射頻識別是20世紀90年代興起的一種無線通信技術,這個技術到目前為止仍然比較前沿。所謂射頻即電磁波,電磁波是能量的一種形式,在高于物體都會散射出電磁波,很多電磁波都可能實現無線通信,頻率太低的電磁波很容易被地表吸收,而頻率在300kHz~300GHz之間的電磁波可以在自由空間中傳輸,所以,可以把射頻理解為是一種高頻率的電磁波,如果在電磁波上負載物體的信息,電磁波就會攜帶著物體的信息,以每秒鐘三十萬公里的光速傳輸信息,大大增加了信息的傳遞速度。
一個完整的射頻識別系統由三個部分組成,一是讀寫器,二是電子標簽,三是天線。通俗來說,讀寫器要先“開口”,把電子標簽“喚醒”,向電子標簽發出“詢問”,電子標簽接受到讀寫器的“召喚”后,做出“應答”,把信息傳輸給讀寫器,應答信號雖然也是普通的電信號,但是如果把數據編入到電信號中,用特定的振動頻率來代表數據,信息就能夠被傳遞了,接著,讀寫器再把信息傳到互聯網中,被人們利用,這個過程就是射頻識別。
讀寫器內的線路可以產生電磁場,電磁場的范圍就是讀寫器的感知范圍,根據不同的調制電路,讀寫器的讀寫范圍可以小到幾米,大到幾百公里,在不同的領域中發揮通信功能。在多數情況中,電子標簽本身沒有自己的電源,但是如果電子標簽接近讀寫器,電子標簽的天線上會感應到讀寫器的電磁場,形成同頻電壓,形成活躍的電子標簽,同時,電子標簽把自身攜帶的物體信息傳遞給讀寫器,在具體應用中,為了對物體進行智能識別,有時還會把電子標簽緊緊地嵌入物品內部。
射頻傳輸的識別性強,傳輸的信號都經過加密處理,不會被外界干擾,所以經常應用在對防盜性要求較高的領域里。
在一些機關和企業中,為了增加鑰匙存儲的防盜性,會利用射頻識別技術來管理鑰匙。如果傳統的鑰匙柜搭載了射頻識別技術,就會成為現代化的智能鑰匙柜。智能鑰匙柜中的鑰匙卡都是電子標簽,它們存儲著鑰匙的信息,這些信息都是在軟件系統中錄入的,錄入完成后就成為了鑰匙的“驗證信息”。鑰匙柜的卡槽中安裝了讀寫器,當鑰匙卡插在卡槽時,讀寫器時時刻刻感應電子芯片,當鑰匙被取走時,電子標簽則與讀寫器斷開了連接。讀寫器則感應不到電子標簽,就會確認鑰匙離位,接著讀寫器會告訴系統哪把鑰匙被取走了,不但方便,而且不會出現鑰匙丟失的情況。
不管是產品還是設備,只要搭載上射頻識別,就會變得更加智能,能夠“張口”為人們傳遞信息。智能鑰匙柜是射頻識別技術的一個應用,它不但節省了人們的時間,還代替人工看管,完善了鑰匙管理制度,避免了鑰匙的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