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加藥裝置原理描述工程案例
1、表面瀑氣葉輪充氧是通過哪幾部分實現的
答:表面瀑氣葉輪充氧是通過以下三部分實現的。
(1)葉輪的提水和輸水作用,使瀑氣池內液體不斷循環流動,從而不斷更新氣液接觸面和不斷吸氧。
(2)葉輪旋轉時在其周圍形成水躍,使液體劇烈攪動而卷進空氣。
(3)葉輪葉片后側在旋轉時形成負壓區吸入空氣。
1、升流式異向流斜管(板)沉淀池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
A斜管孔徑(或斜板凈距)宜為80mm~100mm
B斜管(板)斜長宜為1.0m~1.2m
C斜管(板)水平傾角宜為60°
D斜管(板)區上不水深宜為1.2m
E斜管(板)區底部緩沖層高度宜為1.0m
答:ABCE。
1、生物反應池的始端可設缺氧或厭氧選擇區(池),水力停留時間宜采用()。
A 0.3h~0.5h
B 0.5h~1.0h
C 1.0h~1.5h
D 1.5h~2.0h
答:B 0.5h~1.0h。
1、當僅需脫氮時,宜采用缺氧/好氧法(ANO法),當僅需除磷時,宜采用()。
答:厭氧/好氧法(ApO法)。
1、采用多級好氧接觸氧化工藝,前面 2個池生物膜顯黑色,是否供養不夠?要不要把氧氣開大些呢?如果長時間這樣會不會有不良后果?現在進水 COD1000 mg/,泥色變黑,鏡檢生物數量少,停止一段時間之后悶曝,生物活性又好起來了,請問怎么樣才能使進水的濃度再提高點,而不影響生化系統。
答:多級串聯的池,前面池負荷高,氧供不應求,膜發黑很正常的。對于是否增加充氧量的問題,我認為也可以適當增加供氧量試試,但效果不一定會明顯,因為除高負荷外還受反應時間限止,如反應時間不足,充多氧也來不及利用,此外還要考慮充氧量對生物膜的沖刷情況,防止因曝氣量過大而使生物膜過多脫。
佛山市加藥裝置原理描述工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