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5噸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污水處理設備環境影響分析
1、污泥處理 污泥池中的污泥通過好氧消化后,定期由環衛部門統一處理,周期為6個月。
2、防滲措施 本污水處理站中采用鋼筋混凝土制作的池,為了避免地下水滲入或污水滲出,鋼筋混凝土采用防滲設計,并在混凝土池內壁用20mm厚1:2水泥漿粉刷,池外壁用851防水涂料,保證設備本體耐腐壽命,以防止二次污染。
3、防腐措施 本污水處理站池體之間大都連接管采用鋼管。為了延長其使用壽命,所有鋼管我們采用國內*的IPN8710系列互穿網絡防腐,它是一種橡膠網絡與塑料網絡相貫穿形成互穿網絡聚合體,它能耐酸、堿、鹽、汽油、煤油,且耐老化,耐沖磨。其特點是能帶銹防銹。管道安裝完畢后涂IPN8710-1帶銹防銹涂料3度。
4、除臭措施 由于調節池、缺氧池、好氧池、污泥池都需充氧曝氣,因此曝氣后溢出水面的氣體有一定的臭味,如果這些臭氣不加以處理勢必影響周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我們將調節池、缺氧池、好氧池、污泥池頂蓋上引出通風管并匯合然后通至附近塔樓高空排放,排放位置應選擇在整個工程的下風口,整套設備運行可靠,管理方便,其設備投資相應較小。
5、降噪措施 本污水處理站zui主要的噪聲來源是鼓風機,為此我們采用一系列措施降低噪聲。該風機引進日本*技術,具有運行安全可靠,維修方便,本體噪低,對周圍環境影響小的特點,同時在風機基礎下設置隔振墊,并在風機進風口上安裝消聲器,在出風口上安裝可曲撓橡膠接頭,以減少振動產生的噪聲。
以上一系列的措施,污水處理站的噪聲可符合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GB3093-97)中的二類標準,白天≤60db,夜間≤50 db。
污水處理工藝設計原則
1、根據進水水量、水質特點和出水排放標準的要求,采用國內外成熟、*,高效、實用,經濟合理的處理工藝,確保出水達到標準。
2、全面規劃,合理建設,zui大限度減少改建投資,更好地發揮投資效益。
3、針對所處理廢水的水質水量特點和處理要求,力求做到所選工藝為*處理工藝、占地面積少,適用性強的目的,節省投資和降低運行管理費用。
4、根據技術成熟、經濟合理、操作運行方便、維修簡易的原則進行總體設計和單元構筑物設計,并充分注意節能,力求減少動力消耗,以節約能源,降低處理成本及運行費用。同時,工藝設計時充分考慮冬季低溫等不利因素下污水處理系統穩定運行要求。
5、設計中充分考慮環境問題,設計新穎美觀,布局合理,并盡量采取措施減少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合理控制噪聲,氣味及固體廢棄物,防止二次污染。做到噪聲低,基本無異味,不影響周圍環境。
6、設備的選型進行充分比選,尋求性能價格比*的產品。設備應運行穩定可靠,效率高,管理方便,維護維修工作量少,價格適中。
7、所選用的儀器、儀表及設備等在立足于主要選用質量穩定可靠,售后服務好的國內產品的同時,力求吸收國外的*技術,適當選用性能優良,價格適中的國外產品。
8、處理工藝運行安全可靠,操作簡單,調節靈活,管理方便。站內設置必要的監控儀表,運行管理應結合實際,盡量考慮自動化,以提高管理水平,減少人員編制。監控儀表和自動化設備應運行穩定,維修維護方便。
9、工程建設完成后,達到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的統一。
10、排入污水處理站的污水為生活污水、洗浴廢水等,餐廳、廚房廢水需先經隔油池隔油處理后才能進入污水管道。
11、主要設備均為全地埋式,檢查井和地坪相平。設備和構筑物不占地表面積,上部可綠化,美化環境。
總之,采用的工藝技術必須具有實用性、高效性、可靠性、穩定性和自動化程度高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