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江蘇農業氣象在線監測站 校園氣象監測設備組成
自動氣象站采用嵌入式技術,可用于測量風速、風向、氣溫、氣濕、氣壓、全輻射、雨量、蒸發、土壤溫度、土壤水份等各類氣象數據。 系統采用模塊化設計,可根據用戶需要(測量的氣象要素)靈活增加或減少相應的模塊和傳感器,任意組合,方便、快捷的滿足各類用戶的需求。 系統自帶顯示、自動保存、實時時鐘、數據通訊等功能。該自動氣象站有技術,測量精度高,數據容量大,遙測距離遠,人機界面友好,可靠性高的優點,廣泛用于氣象、海洋、環境、機場、港口、工農業及交通等領域,也適合學校和科研機構使用。
江蘇農業氣象在線監測站 校園氣象監測設備特點:
1、采集器主機采用3.5英寸真彩觸摸屏幕,背景亮度高,內置智能操作系統,可手指直接觸摸操作。
2、工業級設計,抗干擾能力強。背光可自行選擇關閉,以降低功耗。外殼采用噴塑鋼板沖壓成型,堅固耐用,不易老化。
3、內置標準485通訊數據采集模塊,自動識別用戶的各類型485傳感器,無需按位置安裝。多可采集256只傳感器。
4、可按照用戶設置的采集時間間隔,實現自動采集數據。
5、主機采用多種安裝形式,配備多功能掛板,用戶根據實際需要和自身環境條件,可采用移動式支架、壁掛、龍骨懸掛、吊裝等多種方式,安裝簡易。
6、主機電源供電方式可以采用AC/220V供電,戶外太陽能供電、也可采用內置鋰電池組供電(持續供電可達12小時以上),用戶可攜帶設備進行移動測試。
7、主機采取多種遠程數據傳輸方式供用戶選擇,包括以太網、wifi無線信號、GPRS數據無線傳輸,可將數據實時傳輸到物聯網端數據平臺。
8、存儲功能:隨機存儲不小于3000萬組。標配2G內存卡,大可16G內存。
9、預留485數據輸出端口,可連接戶外或者室內LED顯示屏,醒目顯示各參數實時數據。
10、采用可視化編程語言設計界面友好的環境監測與管理系統,實現對被監測環境的遠程監測。可自由設置上下限數值。通過短信等方式報警。軟件平臺可遠程實時監控各傳感器數據。完善的數據管理功能,支持數據庫管理、數據查詢、導出、打印、統計分析、圖表分析等各項數據處理。
11、在線監測各環境因素參數的表現形式:A、清單明細式,可以直觀地查看各個環境因素參數在某個時間點的監測數據。B、曲線顯示方式,C、立柱式顯示等。
12、支持APP、公眾號、計算機隨時查看各個參數實時數據和歷史數據。
13、視頻監控平臺支持戶外生產環境等區域多只戶外防水攝像頭畫面視頻監控,在遠程端可以通過以太網實時發揮監測、監督、預警、指揮智能。提高溝通效率和準確率。
14、GIS地圖生成:利用檢測設備內置的GPS模塊,實現衛星定位數據捆綁測試數據信息,實施GIS地圖定點監控每個檢測點的位置信息,監測者可在其衛星定位圖標上點擊位置坐標查看該檢測點測試數據相關索引信息。
參數
自動氣象站氣象要素出廠配置
1、空氣溫度
測量范圍:-40~60℃ 精度:±0.2
2、空氣濕度
測量范圍:0~99% 精度: 3%
3、風速傳感器 精度:±1m/s
啟動風力:0.2-0.4 m/s 測量范圍:0-60 m/s
4、風向傳感器
測量范圍:0--360度 (0.4V,或4MA對應0度,北的方向)負載能力:小于600歐 一般建議250歐
5、雨量
測量范圍:0~50mm/小時 精度:0.2mm
工作原理:翻斗式,每斗0.2mm 輸出信號:脈沖信號
6、大氣壓力傳感器
單位:mbar 測量范圍:500~1100mbar(即50~110Kpa)
工作環境:-20 ~85℃ 測量精度:15位
7、土壤溫度傳感器
CG-03 土壤溫度變送器探頭,探頭廠商:德國Heraeus
探頭型號: ST-1-PT1000 * 探頭護體:Ф5*30mm不銹鋼護體
8、土壤濕度傳感器
測量參數:相對飽和含水率 單位:% 測量范圍:0~99% 測量精度:±3%
9、水面蒸發傳感器
口徑:Φ200mm精度:±1% 測量范圍:0~80mm
10、總輻射傳感器
光譜范圍:300~3000nm 信號范圍:0~2000W/m2
11、光照傳感器
光照范圍: 0~200 KLUX 精 度:±5%
故障維修方法
在日常維護工作中,為確保高效、高質量完成保障任務,一般區域自動氣象站的故障主要通過以下方法解決
1通過監控軟件及短信功能進行判斷
可通過相關的運行監控軟件,及時發現問題并作出初步判斷。通過短信功能查看故障氣象站的參數配置及話費狀態,同時根據短信功能可以確定區域氣象站是否正常運行,提高遠程解決故障的能力,若短信無回復即需趕赴現場處理故障。
2到達現場首先查看采集器上指示燈狀態
采集器正常運行過程中綠色(電源)指示燈3 s閃2次表示設備已經與中心連接正常,否則可根據另4種判斷:常滅關閉模塊、1 s閃1次設備正在查找網絡、3 s閃1次設備正常找到網絡、1 s閃2次設備正在激活GPRS并連接TCP狀態。測量紅燈(網絡)指示燈3 s閃1次表示設備正常找到網絡,若1 s閃1次則設備正在查找網絡。
3用萬用表測量電池電壓、太陽能供電電壓
一是測量蓄電池電壓。用萬用表直流檔(20 V)測量蓄電池工作電壓值。在白天太陽能充足的情況下,測得工作電壓應當高于6.7 V;在夜間,蓄電池工作電壓應當在6.3 V左右。如果電壓低于5.5 V,電源將不能保證自動站的正常工作。若單獨測量電池電壓,需斷開電池輸出端。二是測量太陽能板充電電流。用萬用表電流檔(2 A以上)測量太陽能電池板充電電流,在不同日照情況下,充電電流大小應當不同,太陽充足的情況下,電流為1 A左右。如果無電流則說明太陽能板故障或供電電線斷路。
根據近2年維護保障工作,發現電源故障的主要原因是電池電壓不足,至此可簡單判斷是否是電池原因造成數據上傳不正常,更換電池再進行狀態和數據監控后故障即可排除;同時,初步測量判斷時,分別對電池供電和太陽能供電進行分開測量與邏輯對比分析,對DY07也進行初步的判斷,并通過更換DY07連續監測,確定故障原因,如果數據仍無法正常上傳,可繼續下面的檢查步驟(下同)。
4重啟采集器
在重啟前先查看接線柱是否松落,應重新緊固、插拔(謹記檢查接線柱必須在關閉采集器狀態下開展),按動采集器電源按鈕,系統通電后綠色的電源指示燈亮起,連續2聲蜂鳴聲,指示設備通電啟動成功。正常通電約10 s后紅色的網絡指示燈由1 s閃1次變為3 s閃1次,表明設備已經正常注冊到無線網絡上,采集器重啟正常后可連續監控數據傳輸狀態及質量,經監控運行正常,可排除線路松落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