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紅外對射安裝的一般原則
閱讀:1630 發布時間:2020-10-15 紅外對射全名叫"主動紅外入侵探測器"(Active infrared intrusion detectors),其基本的構造包括發射端、接收端、光束強度指示燈、光學透鏡等。其偵測原理是利用紅外發光二極管發射的紅外射線,再經過光學透鏡做聚焦處理,使光線傳至很遠距離,后光線由接收端的光敏晶體管接收。當有物體擋住發射端發射的紅外射線時,由于接收端無法接收到紅外線,所以會發出警報。紅外線是一種不可見光,而且會擴散,投射出去之后,在起始路徑階段會形成圓錐體光束,隨著發射距離的增加,其理想強度與發射距離呈反平方衰減。當物體越過其探測區域時,遮斷紅外射束而引發警報。傳統型主動紅外入侵探測器(附圖1),由于只有兩光束、三光束、四光束類型,常用于室外圍墻報警。
紅外對射安裝的一般原則
頂上安裝的探測器,探頭的位置應高出柵欄,圍墻頂部25㎝,以減少在墻上活動的小鳥、小貓等引起誤報。四光束探測器的防誤報能力比雙光束強,雙光束又比單光束強。
側面安裝則是將探頭安裝在柵欄,圍墻靠近頂部的側面,一般是作墻壁式安裝,安裝于外側的居多。這種方式能避開小鳥、小貓的活動干擾。
設置在通道上的探測器,其主要功能式防備人的非法通行,為了防止寵物、小動物等引起誤報,探頭的位置一般應距離地面50㎝以上。遮光時間應調整到較快的位置上,對非法入侵作出快速反應。
設置在圍墻上的探測器,其主要功能是防備人為的惡意翻越,頂上安裝和側面安裝兩種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