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20t/d配置
一套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成本大約是多少?要看水量、水質情況以及出水水質要求才能初步計算確定。我司生產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各種型號齊全,5t/d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10t/d、20t/d、30t/d、35t/d、40t/d、50t/d、60t/d、70t/d、80t/d、100t/d、200t/d、300t/d、400t/d、500t/d、600t/d、800t/d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不會用也沒關系,我們的設備全自動控制,不需人員管理,無污泥回流,操作簡單、維護方便,并且噪聲低,無異味,使用壽命長,是您理想的選擇!
本產品由 Mu于2019.8.9發布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工藝組成:
膜生物反應器主要由膜分離模塊和生物反應器組成。通常提到的膜生物反應器實際上是三種反應器的總稱:
1曝氣膜生物反應器(AMBR);
2提取膜 - 生物反應器(ExtractiveMembrane Bioreactor,EMBR);
3固液分離膜 - 生物反應器(固/液分離膜生物反應器,SLSMBR,簡稱MBR)。
活性污泥法使污水日處理能力得以提高,并作為一種常見的污水處理技術在國內外得到廣泛應用,但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剩余污泥已成為一個難題,污泥處理費用占整個污水處理費用的比重很大。在剩余污泥減量化技術當中,用臭氧對污泥進行前處理的減量化技術已經比較成熟。
曝氣膜
曝氣膜--生物反應器(AMBR)早見于Cote.P 等1988年,采用透氣致密膜(如硅橡膠膜)或微孔膜(如疏水聚合膜),以板式或中空纖維式組件,在保持氣體分壓低于泡點( Bubble Point)情況下,可實現向生物反應器的無泡曝氣。該工藝的特點是提高了接觸時間和傳氧效率,有利于曝氣工藝的合理控制,不受傳統曝氣中氣泡大小和停留時間的因素的影響。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20t/d配置
經臭氧處理后的污泥作為污水的一部分和目標廢水一起進入曝氣池,被微生物利用消化,部分轉化為二氧化碳,經過這樣一個臭氧對污泥的預處理過程,剩余污泥得到大幅度減量。臭氧剩余污泥減量技術現場需要臭氧發生器,能量消耗較大,高效率臭氧發生器的開發和臭氧的利用率對于降低污水成本有很大的作用。
萃取膜
萃取膜--生物反應器,又稱為EMBR(Extractive Membrane Bioreactor)。因為高酸堿度或對生物有毒物質的存在,某些工業廢水不宜采用與微生物直接接觸的方法處理;當廢水中含揮發有毒物質時,若采用傳統的好氧生物處理過程,污染物容易隨曝氣氣流揮發,發生氣提現象,不僅處理效果很不穩定,還會造成大氣污染。
日本近年來一直致力于高效率臭氧器的開發,在提高臭氧利用效率等研究上,改變連續第濃度臭氧處理污泥為間歇搞濃度臭氧處理污泥,用實際廢水作對照實驗,發現改進后的臭氧污泥處理,所需的臭氧量約為原料的四分之一。同時處理水質要優于連續低濃度臭氧處理的水質,為降低臭氧污泥減量的污水處理技術成本提供了一個可能的途徑。
固液分離型膜
固液分離型膜--生物反應器是在水處理領域中研究得廣泛深入的一類膜--生物反應器,是一種用膜分離過程取代傳統活污泥法中二次沉淀池的水處理技術。
該工藝以膜組件代替傳統污水生物處理工藝中的二次沉淀池,通過膜組件的高效截流作用使得泥水*分離;并且由于曝氣池中活性污泥濃度的增大和污泥中*菌(特別是優勢菌群)的出現,提高了生化反應速率;由于膜的過濾作用,微生物被*截留在生物反應器中,實現了水力停留時間與活性污泥泥齡的*分離,消除了傳統活性污泥法中污泥膨脹問題;同時,在低污泥負荷下運行也減少了剩余污泥產量,從而解決了傳統生物處理工藝普遍存在的出水水質欠佳、占地大、運行維護復雜、易發生污泥膨脹導致出水水質惡化等突出問題。膜生物反應器具有對污染物去除效率高、硝化能力強,可同時進行硝化、反硝化、脫氮效果好、出水水質穩定、剩余污泥產量低、設備緊湊、操作簡單等優點。目前廣泛應用于生活污水和各種可生化工業廢水的處理及回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