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鴨山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維修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優點:
地埋式污水處理工藝有多種,在出水達標的前提下,突出的優點有:
1.設備埋于地表下,上面可以進行綠化,環境美觀。
2.整個設備一般不需要專人管理。
3.可以減少占地面積,設備上方可修建停車場等,無需建廠房等設施。
4.對周圍環境無影響、污泥產生量少、噪音小于二類地區的標準。
5.操作簡便、工藝新、效果好、使用壽命長。
6.設備可按標準布置,也可隨地形需要特殊布置。
缺點:
1.不利于維修.設備出現故障后,不方便檢修與更換。這通常是業主煩惱的。
2.對環境適應強,冬天防凍、夏天防洪.北方需要埋入較深,并做保溫處理.
工藝運行調控:由于污水腐化產生的膨脹,可以對消化污水預曝氣,沉淀池中污泥應及時刮除;N、P缺乏的污水,可及時投加尿素、銨鹽、化肥或與生活污水混合,使BOD5:N=100:5:1左右;缺氮時可從污泥消化池往曝氣池投加高含氮污泥上清液;低溶解氧可以增加供氧,采用表面轉刷曝氣的氧化溝,欲提高DO,可通過提高出水堰的高度,以提高轉刷的吃水深度的方法,強化轉刷的曝氣能力;
低負荷導致的污泥膨脹,可以適當提高F/M;高負荷污泥膨脹,可射流曝氣剪切絲狀菌,射流高的傳質效率提供充足的溶解氧。增加水力剪切力:通過曝氣時產生的強水力剪切作用使蓬松污泥自聚、密實,同時使絮團表面不穩定的絲狀菌脫落。
(4)在*混合曝氣池中負荷0.1~0.5 kgBOD5/(kgMLSS·d)都發生膨脹,而推流式中污泥負荷大于0.5 kgBOD5/(kgMLSS·d)才發生膨脹,而間歇式反應器內沒有發現膨脹現象;變化的水力負荷造成SVI上升,具體分析為高負荷、低溶解氧刺激了絲狀菌的生長,且絲狀菌生長的不可逆,造成污泥膨脹,特別是當有機物濃度劇增時極易引起污泥膨脹;污泥有機負荷為0.5kg/kg·d,并且DO在2mg/L時,可以有效的控制絲狀菌的生長。
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的除臭方式除采用常規高空排氣,另配有土壤脫臭措施。整個設備處理系統配有全自動電氣控制系統和設備故障報警系統,運行安全可靠,平時一般不需要專人管理,只需適時地對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
雙鴨山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維修
加壓生物接觸氧化—混凝沉淀組合工藝
該工藝適合處理中濃度的屠宰廢水。出水先經過加壓生物接觸氧化處理后,提高廢水中的溶解氧和有機物的降解速率,再經混凝沉淀后可達到現有企業的二級排放。
(7)二段高速上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法和溶解空氣浮選—升流式厭氧污泥床法
該工藝是在單個UASB法上的改進工藝,適合處理含高濃度懸浮固體脂肪顆粒和油脂的屠宰廢水,二段高速上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法的*階段為使用絮凝劑淤泥的UASB即UASB反應器,可以去除脂肪顆粒,油脂等不溶解的COD。第二階段為使用粒狀淤泥的COD。
存在問題
CUNZAIWENTI
A2/O工藝當脫氮效果好時,除磷效果較差,反之亦然,很難同時取得好的脫氧除磷效果。原因為:
該流程回流污泥全部進入厭氧段,為了維持較低的污泥負荷,要求較大的回流比(一般在40%~*),方可保證系統硝化良好,但回流污泥也將大量硝酸鹽帶入厭氧池,而聚磷菌放磷的條件是厭氧狀態,并同時有溶解性BOD5存在。
但當厭氧段存在大量硝酸鹽時,反硝化菌會以有機物為碳源進行反硝化,等脫氮*后才開始磷的厭氧釋放,這就使得厭氧段進行磷的厭氧釋放的有效容積大為減少,從而使得除磷效果較差,而脫氮效果較好。
反之,如果好氧段硝化作用不好,則隨回流污泥進入厭氧段的硝酸鹽減少,改善了厭氧段的厭氧環境,使磷能充分地厭氧釋放,所以除磷的效果較好,但由于硝化不*,故脫氮效果不佳。所以A2/O工藝在脫氮除磷方面不能同時取得較好的效果。
將反應器出水進行回流是提高反應器水力負荷(隔室內水流上升速度)的常用方法。適當回流,可以解決反應器前端隔室因產生較多VFA而引起的pH值降低等問題,并可在處理某些含蛋白質廢水時抑制絲狀菌的生長,還可稀釋進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從而提高處理效果。SetiadiT等人采用ABR處理棕櫚油生產廢水時,在平均負荷15.6gCOD?L1.d。研究了回流比從5到25變化時對反應器出水的影響。結果表明,當回流比在15以上時可保證系統內的pH高于6.8,從而無需額外的堿度補充。但另有研究表明,不僅應對回流比加以適當的控制,而且不進行回流。
其根據在于:(1)不適當的回流將加劇反應器內流體的混合,改變反應器的水力流態,增加死區容積。Nachaiyasit等人的研究表明[n一4J,當回流比增加到2時,死區容積高達40%,而回流比達4時,導致了突發性的較為嚴重的污泥流失問題;(2)出水回流將使反應器回復到單相狀態,破壞產酸菌和產甲烷菌各自的良好運行環境及其相互協同作用功II,因此而失去ABR所*的在一個反應器內實現產酸和產甲烷相分離的優點。Bachmann等人的研究發現,由于回流而使產甲烷菌的活性在整個反應器內的分布趨于均勻,使后端隔室中的產甲烷菌進入高基質濃度、高H:分壓及低pH等不利環境條件下,從而影響處理效果。
Nachaiyasit等人的研究也發現,增加回流比將使產氣量和氣體中甲烷的含量沿反應各隔室而下降。可見,目前關于出水回流對ABR反應器效能的影響尚存爭論。是否采用回流要視所處理的廢水水質而定,如果原水pH過低而酸化作用過烈、原水含有高濃度的有毒物質或運行需要在高水力負荷下進行,則可考慮出水部分回流。但對出水回流應持謹慎態度,一般情況下盡量不要采用。